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鳳兒瞧了白衣文士一眼,點點頭道:“那是嶽叔叔叫我拜他做師傅的。”
萬小琪臉色一正,說道:“唔!你對師傅,怎好如此沒大沒小?”
“哈哈!萬姑娘你不知道,這是師傅拜的徒兒,不是徒兒拜的師傅啊!說實在,我就喜歡她野得天不怕,地不怕哩!”大家邊說邊走,一陣工夫,就到了朝天宮。
通靈道人引著眾人到客廳落座,小道僮獻過了茶。
麻冠道人吩咐四通一劍,齊在下首坐了,面容莊重的向通化道人說道:“通化,從現在起,我們崆峒派,才算正式有了掌門人,今後你們都得聽從萬師叔指揮,為光大本門而努力。”
“啊!啊!師兄,這個千萬使不得!”萬小琪這會才聽清楚麻冠道人原來要自己出任崆峒派掌門,她心中一急,雙手連搖。
麻冠道人微微一笑,道:“小師妹,這事可不是我做師兄的胡亂作主,師叔他老人家,授你雙匕之時,早已決定的。此中因果除了謝道兄略知梗概之外,通化也未必清楚。”
四通一劍,被師叔這一突然宣佈,也全都疑雲滿腹,靜待他說出原由。
只見麻冠道人微微頓了一頓,道:“這事還得從‘玉匕令’說起,這對白玉匕首,實是從前崆峒開山祖師遺傳下來的鎮山之寶,當年祖師手創‘通天劍法’,因恐後世門人,流入邪惡,無人能制,於是根據‘通天劍法’,另創‘玄天十二式’,以一雙匕首,專破劍法,歷代只傳掌門一人。這‘玄天十二式’,就藏在匕首玉柄之中,而在另一支匕首柄中,藏入了開山祖師的敕令,使歷代弟子,見令如見祖師。這一詳情,乃是我數年前在崆峒後山一處碑文中,無意發現的。我因你們發現‘玉匕令’重現江湖,且為一少年所得,這少年身邊還有師叔他老人家的玉簫,才使我想起前情,親自趕來山下,不想小師妹,果然是師叔他老人家指定的掌門人。”
麻冠道人說到這裡,目光掃了萬小琪和四通一劍一眼,又道:“我這樣說,你們敢情還不瞭解,遠溯六十年前,本門第五代掌門祖師紫霞真人有兩位門人,大弟子是先師玉版真人,二弟子就是師叔玉簫真人。那是師祖尚未仙去,先師為了修煉本門中一種最難練的功夫‘離合神功’,致走火入魔,胸口以下,全部僵化,不能動彈。當日先師是師祖預定的繼承人,期許甚高,先師本人,平日也兢兢業業,刻苦自勵,不想遭此打擊,意念俱灰,就趁人不備,自震天靈而死。那時我和大師兄雲冠道人,入門未久,即遭此遽變,多虧師叔他老人家,代傳技藝。所以我和大師兄的武功,十分之八九,可以說全是他老人家所栽培。”
萬小琪這才恍然大悟,難怪適才峰頂上,他一眼瞧見白玉洞簫,就涕淚縱橫,孺慕良殷!
“後來祖師仙去,就把‘玉匕令’傳給了師叔,照理這第六代掌門人,該由師叔繼承,但第二天早上,他老人家飄然而去,不知下落。大師兄和我到處找尋,始終不見他老人家影子,可能他老人家因大師兄技藝已成,足可擔當大事,是以飄然遠引。崆峒一派,在江湖上也薄有聲譽,掌門一職,自然不能久曠,這才由大師兄權且代理。之後,有人看到師叔他老人家就隱居在西崆峒絕頂,大師兄和我兩人,聽到這個訊息,大喜過望。幾次登山苦求,均被他老人家嚴詞峻拒,聲言再苦纏不休,就離西崆峒他往,這已是五十年以前的事了。當初也許他老人家不知‘玉匕令’就是本門歷代相傳的重寶,才一直留置身邊。這會他老人家既傳給了小師妹,這正證明我崆峒一派,當在小師妹手上,光大門戶,才有這般巧合。”
麻冠道人說完這段往事,四通一劍,不由恍然大悟,立即站起身來。
由通化為首,向萬小琪身前跪了下去,口中說道:“弟子愚昧,不想其中還有如許周折,萬望師叔以本門為重,出任艱鉅。”
萬小琪還想起身推辭,麻冠道人卻早已按在她肩頭,肅然的道:“小師妹!這是祖師恩典,你現在已是本門第七代掌門人,自應受他們小輩一拜。”
白衣文士也笑著說道:“萬姑娘,此中情形,方才麻冠道兄,已說得十分清楚,姑娘既是玉簫子前輩衣缽弟子,傳你雙匕,自然具有深意,姑娘可推辭不得。我謝某受小兄弟之託,專為姑娘之事而來,躬逢其盛,尤感榮幸,謝某五十年前,和玉簫子前輩,也有數面之緣。這樣罷,姑娘儘管出任重任,今後如有困難,我謝某也捱上一份如何?”
麻冠道人喜得笑出聲來,趕緊說道:“謝道兄武功通玄,崆峒派能得千金一諾,受賜良多,小師妹還不趕快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