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遠看去,似乎並沒發出勁急風聲,但行家眼內,自然瞧得出這份內家真氣,潛力之強,勢若排山,何等凌厲!毒霧經兩個絕世高手的真氣推動,迅如流雲,崩若山頹,向峰北百丈絕壑,滾滾而下。
眨眼工夫,消失得乾乾淨淨!
白髮白鬚的老道,雙掌一收,對著白衣人打了個稽首道:“善哉善哉!今日設非謝道友仙駕經此,貧道一人,正不知如何下手,來挽救崆峒門人的這場浩劫。”
大家這時業已看清和麻道人並肩站著的白衣人,竟然是一個三十來歲面若冠玉,目若朗星的中年文士。
只見他微微一笑,朗聲說道:“道兄何必太謙,些許微勞焉足掛齒?倒是你這手‘離合神功’,端的爐火純青,使兄弟大開眼界!”
通化道人經白衣文士這麼一說,才恍然自己師叔方才所使的,竟是本門中最為難練的“離合神功”。
他老人家在後山潛修,原來正是為了探求本門的無上武學,不禁精神為之一振。
卻聽麻冠道人微微一笑,回頭說道:“通化,你們還不趕快謝過這位謝老前輩的救命之恩!”
四通一劍,自白衣文士現身之後,心中正在各自猜測。瞧他方才這一手功夫,和身上打扮,早已想起一個人來,只因對方年齡不符未敢確定。此時一聽師叔口氣,這“謝老前輩”四個字鑽入五人耳中,才證明自己所料不錯!他正是三十年前名震武林,正邪各派側目而視的大魔頭謝……
通化道人連忙一整道袍,率領四位師弟,齊向白衣文士深深打了個稽首。口中說著:“崆峒後學通化率領師弟參見謝老前輩。”
白衣文士連連還禮,口稱“不敢”!
四通一劍然後又參見過師叔,方想把萬小琪之事,向師叔稟報。
只聽白衣文士已開口笑道:“這次兄弟和道兄相遇,倒並非偶然經過,實系受人之託,特地從千里之外,兼程趕來。”
麻冠道人歉然的道:“啊啊!謝道友原來尚有要事待辦,貧道這倒耽誤了道友的正經事兒。”
白衣文士微微搖頭道:“兄弟此來,實和貴派有關。”
麻冠道人聽得微微一愕,不由順著白衣文士的口吻問道:“和敝派有關?哈哈!謝道友如有吩咐,請只管明言相告!”
白衣文上用手指了指站在場中的萬小琪,然後說道:“兄弟受人之託,就是為萬姑娘而來!”
麻冠道人目光向場中一瞥,回頭問道:“那位小施主,可就是你們所說,身懷本門重寶‘玉匕令’的萬小施主嗎?”
通化道人連忙應了聲“是”!
麻冠道人轉過頭來,笑道:“貧道二十年來,未履江湖,這次特意為了萬小施主之事,才趕下山來。”
他話才說完,白衣文士陡然哈哈大笑。
麻冠道人不由又是一愣,徐聲問道:“謝道友因何大笑?”
白衣文士笑聲一落,冷冷的道:“崆峒派二代高人,傾巢出動,原來就是為了要劫奪人家兩柄匕首?”
麻冠道人不禁被他說得臉上一紅,接著面色一正,十分莊重的道:“謝道友不可誤會,貧道因聽敝師侄報告,本門重寶‘玉匕令’,和另外一支白玉洞簫,重現江湖,落在一個姓萬的小施主手上,已由敝派掌門師侄,率領同門,下山追蹤。貧道因這兩件東西,關連著本門一位前輩尊長,是以親自趕下山來……”
“於是就準備親自動手,向人家姑娘手上強行奪取?”白衣文士截斷他話頭,出言反問,語氣甚是冷峭,聽得四通一劍,全那臉色倏變。
麻冠道人雙手連搖,道:“謝道友不可誤會!什麼?你說萬小施主,還是一位姑娘?”
白衣文士並沒理他,大聲笑道:“我謝某人可不管這對匕首,關連著你們崆峒派幾位前輩尊長,兄弟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檔事我既然伸出手來,你們就衝著我謝某人來好了。”
這時雙方情勢,已到了劍拔弩張,四通一劍,各人全都手按劍柄,怒目而視。
麻冠道人卻微微一笑,打了個稽首道:“謝道兄這份為友義氣,貧道十分欽佩。只是此事內情,並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清。‘玉匕令’重現江湖,雖是本門重寶,但既然已有敝派掌門師侄,親自下山料理,自然毋須貧道再趕下山來。實因這‘玉匕令’和另外一支白玊洞簫,貧道方才說過,關連到敝派一位前輩尊長,貧道深恐敝師侄對上輩之事,倘有未能完全瞭解之處,是以特地匆匆趕來。謝道兄且請稍待,容貧道向萬姑娘問明情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