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這個世界,但在我們這個世界之外,有沒有其他世界呢?我們不知道。或者天空之上有神的世界,或許我們的地球之外,還有神的其他子民?我們也不知道。我們一方面信神,一方面又不信神,因為我們無法確定,我們遠古的遠古,是不是有一個比現在還要輝煌的文明,我們無法確定,我們遠古的遠古的祖宗,是長眠於地化為了枯骨粉灰,還是處在這個世界之上的另外的世界……我們不知道!
這個答案可能需要我們無數代人去探索,去尋找!
無論答案是實還是虛妄,我們只有自身強大了,“致中和”做到了,我們的世界才會空前強大,不懼一切未知的天外事物——不管它是否真正的存在。
人們一切的畏懼,多半都來源於無知。我們要消除畏懼,就必須打破無知。要打破無知,只有智慧和文明。
只有智慧才能讓我們強大,只有文明才能讓我們騰飛。或許哪一天,我們會像蒼鷹一樣,天空也是我們的領地;或許某一天,我們能像鯤鵬一樣,扶搖九萬里,直上九重天……
這不是空想。很多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只能想象人們能夠在江河上行走,但如今,我們早已做到。
聖人的偉大,在於他們的心無窮遠,在於他們的眼界無限廣闊,他們看見的不是一家一國,不是一個族群,是一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之外的世界。
為什麼要致中和?為什麼要共發展?不僅僅是為了仁,因為聖人們早已看到,這個世界太大,有太多的事不是一家一國,一個族群可以做到。人類的智慧必須集中起來,因為天空的領域太廣闊!
殿堂裡面安靜無聲,似乎連彼此的呼吸聲都能聽見。
這一刻,只有名可秀的聲音響在殿堂裡,那悠遠廣袤的聲音將所有人都帶入了一個恢宏的世界——心有多遠,世界就有多大。
☆、稷下盛會(十五)
名可秀說;我們華夏文明,是這個世界的精英文明。
王霸之辯時她已講過“儒家治世之文明;為世間至道。……吾中國者;文明中央之國,必負文明之責任。儒家文明精英者;必負道德之義務,……治國;平天下”,給儒家道德文明賦予了平天下的世界性責任。
而宋周兩國作為這個精英文明的繼承者和傳承者,必須以天下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以及兩國的關係。
皇帝聽到這裡;不由得側耳。
兩國的學者和學子們也都全神貫注;聽名可秀怎麼解讀兩國的關係。
名可秀道,從中庸的精神來講,宋周兩國首先要致中和。
“致中和”,這是講要和平共處嗎?——兩國的官員學者表情不一。
名可秀道,宋周兩國同屬華夏文明正統,兩國的君臣百姓都是伏羲女媧的後裔,炎黃蚩尤三帝子孫,這就相當於一個大家庭裡的嫡親兩兄弟,誰是嫡長,誰就當家主。
這裡面就有競爭了,包含各方面的競爭,君臣的賢明,軍事的力量,思想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格物學科和技術的發展,農耕商貿,國家財政,等等,哪國發展得好,發展得更高,更強,哪國就會成為長兄,在兩國的交流合作競爭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得到更多的利益分配。
這種競爭,謂之“良”。它會使宋周兩國都保持著進取心,不敢固步自封,不敢怠惰,不敢不修德,不敢不修器,我們的後世子孫也不敢躺在老祖宗的基業上享福,因為誰停步不前了,就有可能被對方超越,距離拉得越來越遠,當雙方實力差距過大,甚至國內還出現了昏君佞臣敗壞朝政,這個國家就很有可能被“兄弟”吞併。
如果宋周哪一國出現這種慘況,從華夏文明傳承來講,還不算糟糕——比起被胡族滅國好:不要以為中國強大,永遠凌駕於外族——西周沒有犬戎入侵,就沒有周室衰微和春秋亂世的禮崩樂壞,東晉沒有五胡亂華,就沒有南北亂世,距離我們最近的就是靖康之恥,不從中吸取教訓,焉知幾百年後不會重蹈覆轍?
我們儒家講“天下觀”,首先就要打破一國觀。
當然,不是不講國家了,忠誠於國家那是必須要講的。民與國就好比子與親,父母雙親養育了我們,給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衣食飽暖,給我們太平日子,賦予我們尊嚴和榮耀,做子女的就必須盡之以孝,盡之以忠,違背了,那就是不忠不孝,叛國者當為人人唾棄!
我們講打破一國觀,是指天下之達道,“和”。對宋周來講,又有著文明傳承、共存共榮的深刻意義。這就好比兄弟倆將家業做大了,整個華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