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親戚朋友的影響,有身邊環境的不良影響,有社會風氣的影響,等等,心思齷齪了、髒了,或者歪了。這就必須把它糾正過來,故要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把它改過來,所以《中庸》說“修道之謂教”。
這個“教”是教育的教。“教”者,古字義是效法的“效”。“效”也是“學”的意思,學習的學,跟著來學,謂之教化。所以修道就是教育的目的。之所以人同一切眾生、一切禽獸、一切生物不同,就是因為人有思想、有教育、有文化,可以把壞的一面修正、改過來。
這就是《中庸》開篇三句話的大義。
知道了天性之後,我們知道什麼是人性。知道了人性之後,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道——以人為中心、人道為中心。知道了什麼是道後,我們知道了怎麼去修道——如何去明道而起行的道,就是“修道之謂教”。
名可秀可以說將“天性”和“人性”闡述得很明白了。世界觀也就很清晰了。大家修道德,不是要回歸到嬰兒般乾淨的“天性”狀態——這樣的狀態是視萬物同仁的聖者才能做到,普通人要修的是人道,就是要洗滌後天沾染上的人性中的汙穢,儘量迴歸到人性之初的本善。
簡單的一句話講,就是:少些私慾惡念,多些與人為善。
這對普通人來說,都是可以做到的。不是要你做聖人,但是要做一個善人。
這有多難呢?
與父母善,然後與兄弟姊妹善,然後與親戚善,與朋友善,與他人善,與國善。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為善”,那麼道德社會就可以建成了。
所以,名可秀不講“至善無私”,她講的是“去惡念,與人為善”。能做到前者的是聖人,是德行高潔的賢者,是真正不慕私利的高尚君子——一個國家不能缺少這樣的道德模範。但是,不可能人人做到。而“去惡念,與人為善”,就是普通人也是可以透過修養道德做到的——並不是要你無私。
要求人們沒有一點私心是不可能的,因為不符合人性——人性之初是至善,但不是無私無慾,就比如嬰兒餓了要吃,這就是私,是欲,人性之初就帶著。最重要的是,人性是人的性,不是草木動物的性,“人性”這兩個字本身就帶了“私”。
但是,要求人們做到“不以己私害他人之私”,卻是可以確立的道德目標。就好比人會保命,但大多數普通人不會為了自己保命而去害他人的命——除非對方危及到自己的生命。這就要求人們能夠剋制私慾的泛濫,故稱之修身養性。
名可秀用《中庸》的開篇三句話,確立了儒家修道的世界觀。
這個世界觀非常重要:
因為承認了人性的私,有私就必然有惡。有惡,就必然要有止惡的手段。這種手段,不可能是僅僅是仁。於是,國家的王道和霸道就同時產生了。治國平天下,要用王道,也要用霸道,這就順理成章了。治國既要“形而上為道”修人心道德,也要“形而下為器”修器利國用,富足百姓生活——因為人有享受的私慾——也就順理成章了。
你不能要求人回到小國寡民的狀態,因為這不合人性。你也不能要求人人都過著穿麻布喝稀粥的儉樸生活啊,因為這不合人性。名可秀道,“儉以養德”,是以儉來養德,儉是修養道德的一種途徑,但不能將“儉”作為人們生活的目的——這就違揹人性了。司馬光的錯誤就在於此——要求精英階層和平民階層都要節儉,以儉用來減少利益的衝突,以儉用來減少國家對財富的需求,這怎麼可能呢?
名可秀確立的這個世界觀,就包括了進取的意義。因為人性有私,有*,為了滿足*,就必須進步——國家必須越來越富強,百姓必須越來越富足。固步自封怎麼能夠呢?思想封閉怎麼能夠呢?必須更高、更強,所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滿殿響起熱烈的掌聲。
學子們手掌都拍痛了,卻覺得還無法抒發心中的激動。
他們以前覺得疑惑的道理,覺得矛盾的道理,覺得無法判斷正確取捨的道理,在名可秀解讀的《中庸》面前,在名可秀確立的世界觀面前,都有了清晰的答案。
許多學子都激動地笑起來。
原來這就是人性!
原來這就是“率性而行”,謂之“道”!
名可秀給他們確立了一句話:有私心不可恥,因為這是人性;但不能剋制私心而害他人,這就可恥了,因為失去了“人之初”,失去了人性中最重要的——至善。
所以,不是“存天理,去人慾”,而是“存人性,克私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