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注;“扣馬城位於諒州城東北,距諒州城十五里,與西北的巴外城同為諒山北脈的關隘,分東西拱衛諒州。”攻打諒州城必須拔掉東南側翼的扣馬城,以保國防軍攻打諒州城的後路安全。
此前,在宋軍駐營巴外城和同登城的九、十月間,諒州的交趾軍曾經發動了兩次進攻,但被宋軍的槍炮打怕了,只龜縮防守不敢再度進攻。
寫完備註,狼毫又提了一行,書寫進軍紀要:
“西路帥吳安國,率國防第七軍第一、第二精兵師,約九千八百兵員,自同登城南下,從西北面攻打諒州城。”
“東路以劉彥適(廣西經略使、安南行營招討副使)統轄十六溪峒,計四萬峒軍,攻打諒州以東羈縻部族及縣鄉。西路以向子韶(廣西路經略副使、安南行營副招討使)統轄十九溪峒,計五萬峒軍,攻打諒州以西羈縻部族及縣鄉。”
交趾與宋朝一樣,在邊境有羈縻族——以往交趾軍侵犯廣西時,這些交趾羈縻族也是幫兇,沒少欺壓邕州的溪峒,峒人對包括交趾羈縻族在內的交趾人早就積恨在心,一旦報復起來格外狠厲;而且打下的地盤,搶到的財貨人口都是自己的,各溪峒都是刀槍霍霍,十分積極。
伏首疾書的人對衛希顏的溪峒策略十分佩服,在後面筆注道:
“大宋與交趾的國界,綿延達千里,山巒起伏,道徑多以百千計。然帝國官軍進伐,能選的道路僅二三條而已,自巴外城、同登城入諒州之官道即是必經的大路。故交趾防備我官軍進攻,只須防備此二三主道即可;但邕州峒部不同……,故攻打交趾,當以溪峒為輔。”
邕州接鄰交趾的邊境地區北面為右江道溪峒,南面為左江道溪峒,這些溪峒最熟悉交趾邊境地理,又習慣了山居,再崎嶇的小道也能健步如飛,可以選擇的行軍道路就比官軍多得多,交趾人防不勝防。而且,左右江溪峒為了儘可能多的掠奪到交趾國的人口財貨,打交趾不會集中在幾條主幹線上——隨著大軍的向南推移,這些峒部必定逐步分散開去,在進軍路上,形成一個寬闊的攻擊面,掃蕩交趾國的縣鄉村莊。一旦千里國境線上處處烽煙,交趾便得四處圍堵,而峒部憑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遊掠戰術,交趾軍哪邊都別想堵住,只能不斷徵發軍隊。如此,峒部就替國防軍牽制了交趾的兵力。而隨著交趾後方的軍隊陸續徵發出去,消耗的是交趾國的兵員,相應的徵調到升龍府的兵員就減少了。
陳如瑛寫完這段筆注,又回到行軍程序上:
“十月二十七日,國防軍四師合圍,破諒州城。十一月初一日,自諒州仍分兩路南下。”
諒州南距交趾都城升龍府(今越南河內)不到三百里,與升龍府以延綿百里的諒山山脈為隔。在諒山以北,是層巒起伏、叢林密佈的越北山地;在諒山以南,則是北部平原。因此,諒山是升龍府的屏障門戶。國防軍拿下諒山最重的軍鎮諒州,往南就是一馬平川,直取升龍府。
“十一月十五日,西路國防第七軍破原州城。”
“十一月十七日,東路國防第九軍破北江州城。”
溪峒三十五部軍則在國防軍後路,分開攻掠州城之下的縣鄉村,所經之地,幾乎雞犬不留。劉彥適和向子韶這兩位招討副使名義上統轄峒軍,但實際上只是協調峒軍與官軍的行軍配合,其他則完全不管,對其大肆劫掠的行為只當不知。
在宋神宗熙寧四年,交趾曾率十五萬大軍入侵邕、欽、廉三州,肆行燒殺擄掠之事,邕州五萬八千百姓被趕入邕江淹死,三州軍民共被屠殺十萬,被擄人口八萬——如此血債,焉得不償?衛希顏在攻打諒州前對安南行營文武官員道:“朝廷可寬仁,民間私怨卻不可禁絕。”意即峒軍報復是民間復仇行為,官軍不管。
遂安南行營只約束國防軍、武安軍的軍紀,對溪峒卻是暗地放縱。
隨著國防軍的進攻,從交趾邊境往內七八十里,盡被三十五峒掃蕩一空。一群群溪洞蠻人如蝗蟲一般將他們經過的地方清洗得一乾二淨,只要是能拿走的都全部搬走,搬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交趾人建造的竹木房屋只餘下大火燒過後的灰燼,成千上萬交趾人成了溪峒的奴隸。
交趾國不得不派出大批軍隊北上,一方面抵禦宋朝官軍的州城的進攻,一方面四處堵擊溪峒軍的劫掠滲透。交趾從八月起就在大量徵軍,臨時徵集起了二十多萬軍隊,這樣大的徵軍量,已經是傾舉國之力,對其國力的消耗是致命的。
從八月到十一月中旬,交趾國已經陸續向北面派出了十五萬軍隊。
但是,在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