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軍交戰之際,城內突然傳出減殺聲。
五百名宋軍銳士從城中四處地道口殺出,各持著勁弩、弓箭和陌刀,集中殺向北面城門。
這五百銳士是從永林寺地道而來。淤口關的宋軍用了四年時間,挖通了永林寺通往城中的八九里地道。
這些宋軍能夠瞞過金軍巡弋界河北的探馬,出現在永清城後方的楊官營、永林寺,不是神兵天降,而是神兵地出——從宋境淤口關的地下戰道通行過去。
這個地下戰道最初是楊延昭率領軍民修築,而淤口關通往永清縣的地道,僅僅是楊延昭構築的河北地下戰道的一個分支。
在宋遼澶淵之盟前,永清、固安二縣都屬於宋境,楊延昭率兵駐紮二縣,為防禦遼軍,他在轄境內設立七十二座連營,每營相隔數里,駐兵百餘,並令軍士在這些哨營的隱蔽處修築地下戰道,埋伏水缸,既能及時偵聽遼騎,也方便伏兵出擊。
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後,兩國以拒馬河、白溝河為界河,永清、固安都歸入遼境。遼軍廢棄了宋軍之前修築的將營和哨營,在平原上新築了城寨,即現在的金軍永清城。
這時楊延昭奉命總鎮河北東路邊境,包括廣遂軍州、安肅軍州、雄州、霸州、高陽——朝廷
設為高陽關路,以楊延昭為高陽關路的兵馬都總管,和界河以北的遼軍對峙。兩國在澶淵訂盟後沒有再次發動戰爭,但在最初的十幾年內,邊境的小規模戰鬥仍然時有發生,遼軍多次跨河犯邊劫掠,被楊延昭率軍打退,有幾次都打到界河以北二三十里,甚至攻到遼軍永清城下才退兵。
楊延昭上奏朝廷說,遼人侵我大宋之狼子野心不死,我朝禦敵必得收復幽燕之地,將胡虜趕到長城之外。
為了實現收復幽燕的目的,楊延昭密奏朝廷允准,組織轄境內的軍士軍戶,秘密修築規劃龐大的地下戰道。
楊延昭以前修築的固安、永清地道並沒有被遼國發現,但這些地道還不夠完善,並且最南的哨營地道距離界河還有二十里——必須通到淤口關對岸。
然而遼軍為了防備宋軍跨河偷襲,已經將永清、新城以南的所有大樹林都砍光,界河以北的二十里內都成了沒有任何遮掩的平原,這使宋軍在界河北挖地道沒了地面上的隱蔽條件。
但遼軍侵擾邊境給了楊延昭機會,他率領宋軍打退遼軍,一直打到界河北,打到永清城下後才南退,但退到永清城南三十里處就紮營。然後宋軍在這一帶大張旗鼓地興建土屋蓋村莊,而實際上是在土屋的掩蔽下暗修地道。
永清城的遼軍幾次出兵,但都被楊延昭擊退,最後是遼國遣使臣出使東京,斥責宋朝“邊軍侵界修兵營”,樞府派官員到河北邊境斥責,楊延昭說是蓋村莊,糊弄了遼臣一番,隨後率軍撤回界河南。
但藉著這前後幾月的拖延時間,楊延昭已經把後奕營的原哨營地道往南修通到淤口關對岸。
之後,遼軍又數次侵邊,楊延昭每每打過界河,然後故伎重施,明建村屋暗修地道,這個龐大的地道網甚至通到了涿州和燕京城外。
在宋朝河北邊境的轄境內,楊延昭組織軍丁修築地下戰道的工事也在持續地進行。
楊延昭駐守河北邊境十六年,這個龐大的地下戰道也歷時十二年才全部建成。
整個地下戰道以界河為線,分為南北主道和東西支道,東西延伸一百四十宋裡,南北縱長九十宋裡,修築總面積達到二千六百多平方宋裡,堪稱“地下長城”,是軍事史上的奇蹟。
整個地下戰道不僅分佈面廣,楊延昭還做了相當嚴密的佈局:
——南北分兩條主線:南線為界河以南的河北戰道,北線為界河北的幽涿戰道;
——南線分東、西二支道:東支道以霸州南部的文安為起點,往北通益津關(即霸州城),再由益津關東連淤口關;西支道以雄州城西南的瓦橋關為起點,連通雄州城,再從雄州城往北通容城,再從容城
往西,連通安肅軍治所安肅、廣信軍治所遂城;
——北線分東、中、西三支道:東支道以淤口關為出兵堡,在界河對岸挖地道口,連通永清、固安地道,並通向幽州;中支道以霸州益冿關為出兵堡,在界河北岸挖地道口,通向遼國新城轄境,並延伸到涿州;西支道以安肅軍北境的燕長城黑龍堤口、廣信軍東北境的趙長城口、容城北拒馬河對岸為起點,分別延伸向遼國易州、涿州境內。
這些地道都是長一尺、寬厚半尺餘的青磚構築而成,洞體的內部構造錯綜複雜、巧妙獨特。在同一地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