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些不得不赴朝廷換官而致窮困者,甚至棄官越境逃去……幽雲士人皆積怨在心。
其二“鹽法”,是朝廷的又一昏招,趙佶君臣不顧遼朝統治時幽雲鹽價比內地低的實際情況,照搬宋廷鹽法,將幽雲鹽價抬高,而在官府濫抬鹽價的同時,又有宋商的投機生意擾亂鹽市,令幽雲漢人不堪其負……譬如當時燕京的鹽價是每斤十一二文,比宋朝便宜得多,而宋朝派去的榷鹽提舉官利令智昏,“不念新附之民,貪功生事,每斤至二百五十文或二百八十文”,鹽價升了二十倍不止,莫怪燕京百姓都對宋朝怨憤在心了。
除此二者之外,趙佶君臣在幽雲又施行了一系列愚蠢的政策,最終使得幽雲漢人離心離德,這不僅僅是因為從皇帝到朝臣都對幽雲之地體政不明,也是因為宋人對幽雲漢人的長期偏見所致。
《華夏詔》直斥趙佶昏政亂幽雲——按避諱慣例朝臣不議先帝之失,雷氏父子卻是無此顧忌——令幽雲漢人讀之聽之皆大快人心,對現在的宋廷又增加幾分好感。
雖然不知道現在這個宋廷是否真如詔書中所說的,對幽雲漢人“以子民待之,視與宋人同”,但朝廷制書用宣詔天下的形式做出了承諾,鬆動了他們心理上對宋朝的隔閡,至少,令人可期之。
跟著,北廷對幽雲各州縣官員的任命表明了執行詔書的決心,一是大膽留用幽雲漢官中的賢能者,對個別出色的甚至提拔委以重任,而無德無能方去職以宋官代,或是在當地推舉賢能任之;二是對有親人族人任官於金國朝中或地方者,不做連帶入罪……這些舉措既表現出宋廷對
漢官信任的姿態,同時也意味著朝廷將繼續維繫幽雲上層漢人的利益。
這在當前無疑是十分明智的。
幽雲諸州歷經遼、金統治已有二百多年,一些上層漢人已經進入了遼金的統治圈子,其家族也已打下基業,興旺綿延,當然不希望因為宋朝收復幽雲的戰爭破壞他們的根基。北廷要想治穩幽雲,就必須維護這些上層漢人——官宦、士人、望族——的利益。
當然,之後北廷也少不了分化、拉攏,打倒一批,扶起一批……諸如此類的手段雷氏父子都是高手。
採用這些舉措之後,北廷安定幽雲人心的目的便達到了十之七八。
隨後,雷動便著手推行“一令一法”,就地措置北伐大軍的糧草供應。
“一令”為軍屯令。
軍屯最初是北廷為了解決裁軍安置而設。
建武元年北廷兵改,實行強軍汰弱之法,對禁軍、廂軍各立標準,考核下來統共有二十萬軍士不合格將被裁汰,這些人大多是世代軍戶,若歸置為民,朝廷必將花費數目龐大的遣散費,安置不當還會引起亂子,而且,若將這些老兵痞歸置回各州縣為民,恐怕對當地治安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於是北廷決定將之轉為軍屯戶,相繼在西北、河北沿邊的地廣人稀地帶劃出軍屯鋪,朝廷給糧種農具等,收成的五成歸邊軍,五成歸軍屯戶自個。此舉既讓朝廷節省了每年幾十萬貫的軍費開支,又對裁汰兵員有了妥善安置,也給邊軍解決了部分糧食,可謂一舉數得。
但軍屯策令也非盡善盡美,譬如屯田之地就有肥瘦不均的,而且邊地也沒有那麼多的良田分給軍屯戶,就有分到貧瘠地方的,也有水源不便的……總之,抱怨不滿者有之,希望換地者也有之。
對於這種景況,北廷在裁軍之時便有成算,那些分到劣田的多是三四十歲的壯年軍戶,雖然軍營操練不合格,但當農夫還是有把子力氣,也能經得起再次開荒的折騰——去年十一二月,這些軍屯戶就先後接到了兵部下發的換屯令。
雖然這些軍屯戶對於換屯幽雲很是惶然,但身上還帶著個“軍”字,就意味著必須服從軍令——不願意服從也行啊,徹底轉軍為民,也就不再享有“軍屯納糧外,不再擔其餘稅役”的待遇了,太不合算——接到調屯令的軍戶們都收拾家當,準備行程,朝廷留下了十分寬裕的時間,足夠他們趕著牲畜、拖兒帶口地慢慢上路。
當他們到達幽雲邊境時,路上已去了三四個月,這時北廷已經打到幽雲境內。軍屯戶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各赴屯區,一路耳聞目睹的官軍聲威漸漸給了他們一些底氣,等到了屯區,手指捻起腳下的泥土,一個
個都歡喜起來。
這些田果然都是良田,雖然未必盡是上等的肥土,但比起以前分的田地已是好太多了。屯戶們安頓下來後,便都鼓足勁兒幹起來,已經有過四五年屯田的經驗,這些軍漢們不再是最初做農事時的笨拙,很有些莊稼老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