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婷兒講話的事,我又明白了一點:在識字的過程,同樣有個資訊積累的過程,需要十二分的耐心。
這星期,婷兒在商店櫥窗前學說“洗衣機、電視機”,發音雖含糊,但說三個字的意思很明白。我叫她說“打火機”,她可以清楚地說出“打火”二字,這些詞彙都是在認識實物時教的。等以後她看圖片時,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認字上了。我發現,把字音拖得太長,婷兒反而學不連貫,稍微說快一點,她就能意識到這三個字是一個詞了。教英語“早上好”、“晚安”等,也是如此。
從她努力說、說不情開始,很快就會說清楚的。
。。。26號在鄰居泱泱家玩,我拿起寫著數字的卡片教她“l、2”,她已能發出“l”來,“2”雖然沒有說,但她已認得,能夠準確地按我的命令把“l”和“2”拿來換去。此事使我興奮。從現在開始,不僅要讓她形成數的概念,還要學認數字,數“l、2、3。。。”很久了,我每時每刻都不放棄給婷兒輸入數的概念的機會,如上樓梯時,打屁股時,這些努力不會白費的,這比單教孩子數數更有意義。
。。。近半個月來,婷兒進步很大,已經能夠說出很多她已經懂得的詞彙,還表現出強烈的說話慾望,你說一句話:“這是叔叔的蜂窩煤”她就會按自己的方式把這句話說出來,嗚嗚嚕嚕的,真好玩。
凡是婷兒還不認識的事物,我都要求保姆不要用“這個、那個”的說法,只有對婷兒已經記熟了的事物,我才教她用代詞稱呼:
。。。這幾天,我在教她人稱代詞“你、我、她”,我們每天都有這樣的對話:‘你是誰?”“婷婷”“我是誰?”“媽媽。”“她(保姆)是誰?”“她?她,婆婆。”這是見面擁抱後進行的。
9月24號,我所期待的飛躍終於出現了,在“xx抱我”這類摹仿性的話語之外,婷兒突然自發地說出了一句短語:“媽媽買糖。”我高興壞了,真地就帶她去買了幾顆糖。
當然,更突出的進步還是表現在婷兒的理解能力上:
。。。她能聽懂比較複雜的話,如讓她“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她已能準確執行一次包含五個動作的命令。
。。。她能專注地聽我講解畫冊上的小故事,並且還能作出一些反應。你看她自己抱著畫冊,自言自語地指點著書中的“娃娃”、“貓貓”,看得多專心啊!
。。。鄰居小袁對她好,她就把稱呼由“袁阿姨”改成了“袁媽媽”,對“葉媽媽”也是。你讓她“愛”,她就會伸出小手撫摸你的雙頰,嘴裡唸叨著“愛呀,愛呀”。然後又自己來“愛”自己。
。。。婷兒的同情心很強。一天,看到一個男孩跌在水窪裡,哭了。她一個勁兒地叫著“哥哥”,非要看著他回家才放心。我除了跟她解釋眼前的事情外,曾想在拐彎處把她抱開。可她非要我轉回來找到“哥哥”不可。。。
婷兒滿1歲半那天,我試著教她背唐詩。剛開始,我兩個字一斷地教她,沒過幾天,婷兒就可以和我流利地對誦“朝辭、白帝、彩雲、間。。。”了。雖說她並不懂詩的含義,但唱歌一樣的朗誦,卻能讓她感悟到詩歌韻律的美妙。我深信,提前輸入的所有資訊,都是春天裡撒下的一顆顆種子,將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陸陸續續地發芽開花。
第三章 在父母離異的日子裡
(媽媽劉衛華自述)
寄居姥姥家,婷兒日夜想媽媽
婷兒1歲8個月大的時候,我的育兒計劃遇到了兩大危機:一是我和婷兒的父親決定協議離婚,一旦手續辦妥,我的工資加上婷兒的撫養費只能維持婷兒的營養水準,再也請不起保姆了;二是編輯系列職稱評定工作已經開始試點,我從試點單位借來的檔案上看到,像我這種只有作品沒有文憑的年輕編輯,必須透過大學文科同等學歷測試,才能參加評職稱。為了不被時代淘汰,我必須趕在評職稱之前,補上從中學到大學的課程。而且,我只能利用業餘時間在職自學。
怎麼辦?該犧牲我的前途來繼續婷兒地的教育?還是犧牲婷兒的未來以完成我的自學?萬般為難之際,我親愛的媽媽和衛忠弟弟無私地伸出了援手。他們讓我把婷兒送到湖北姥姥家,由他們替我照料婷兒,並按我的要求實施麻煩而瑣碎的早期教育。
從1982年11月23日到1983年春氣,婷兒都是在姥姥和舅舅身邊度過的。那時候,電話還屬於奢侈品,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無緣,我們只能用寫信的方式互通訊息。我在回成都後的第一封信中請求媽媽:“您能否簡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