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御廚們上堂烹飪課,讓他們知道什麼是飲食藝術。
帶著一肚子對飯食的不滿,陳易開始慢慢用餐,同時留神傾聽正殿內武則天的動靜。
宮中的太醫依然在外殿候著,隨時等待武則天的傳令,可憐的那些太醫們,因為無法給予皇帝以確切的診斷,不敢施藥,連填飽肚子的權利都暫時被剝奪了。中飯沒得吃,晚飯也依然沒有提供給他們,不過這些太醫都是久經這場面的,肚子的飢飽根本不是問題,項上腦袋才是最重要的。
出了岔,不被責罰,不被砍腦袋就是幸事,餓上一兩餐,根本不是問題。
以很快的速度吃了飯,並在待武則天也用完膳後,陳易又為喝了小半碗粥的李治檢查了一下身體,檢查的結果讓他挺是驚喜的,也讓武則天放心了不少。
檢查完畢後,武則天示意陳易跟她到一邊說話。
陳易也詳細地講述了現在李治身體情況的變化,並陳述了自己的觀點,表示李治的病情並沒什麼要緊的,再過個幾天,肯定會恢復到以前那般,甚至會更好!只要繼續用藥,病情還會進一步好轉,能起身走走,甚至一段時間後處理朝務並不是沒有可能。
陳易的話讓武則天心神大慰,在盯著他看了一會後,說出了一句讓陳易非常意外的話!
“陳易,本宮想讓你到太醫署中做事,你可願意?”
“啊……這個……”
第八十九章小民有個要求
(新的一週開始,唐遠期望更多書友的支援,求收藏、推薦、打賞!)
面對陳易的吃驚,武則天沒任何的意見,神情如初,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口氣淡淡地再問道:“陳易,本宮看你醫術非常出sè,想讓你到太醫署中做事,你可願意!”
“娘娘,這……”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的陳易聽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
雖然說熟知唐朝時候的很多東西,但陳易並不完全清楚太醫署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因為在後世研究歷史的人眼中,這是一個不起眼的機構,大多人關注的都是什麼中書、門下、尚書省的那些部門,還有大唐十六衛,這類歷史書中都極少記載和描述的機?,根本少有人去關注,除非那些專門研究唐朝歷史,特別是唐朝醫學發展歷史的人才會去細細研究。
但他也知道,宮內所有太醫,都是屬於太醫署掌管的,被尊為太醫的,都是一些醫術非常好的人,至少在這個時代來說,太醫都是些醫術高明的人,也就是說,普通的人是肯定進不了太醫署的……除此之外,好似太醫署還掌管醫學教育之類的,具體有哪些職責,人員配置什麼的,他還真的一知半解。
外面候著那些人全是太醫署的人,想著要和在殿外候命的那些古董極人整天打交道,陳易就覺得腦袋發脹,一萬個的不情願。
武則天注視著陳易臉sè的變化,繼續說道:“本宮幾年前想讓孫道長來執掌太醫署,但被他拒絕了,這次相邀,依然如此,本宮真是可惜這樣一位非常出sè醫者,沒能進入太醫署傳授醫術!”
武則天說這話時候似乎非常惋惜,還忍不住嘆了口氣,但又馬上露出了點笑容,再說道,“本宮看你醫術不差,和孫道長一道呆的時間不短,又曾得一些醫術奇書,還把諸多關於醫理的事記述下來,人又長的機靈聰慧,實可以到太醫署中做事,行醫執教……你可願意?”
陳易抬起頭,看了看武則天,再低下頭想了想,在武則天的注視中,猶豫了好一會,才咬咬牙說道:“娘娘,小民所懂的那些醫理只是因為看了一些祖傳醫書之故,並將其熟記而已,實際診病經驗遠不能和宮中太醫相比,如今也只是跟著孫道長,才敢為人診病,若離開了孫道長,沒有他的指導,實是不敢單獨為人診病,更不要說傳授醫術,那樣……太為難小民!娘娘讓小民到太醫署中做事,小民實是無法勝任……還請娘娘收回成命!”
陳易這是委婉的拒絕,所說的當然只是一個藉口,最主要的還是其他的原因,陳易知道,如今行醫者的社會地位並不高,實難與士者相提並論,來到了這個時代,又對歷史熟知,陳易當然不甘願只當一名醫生,即使當到太署令又如何?最終依然沒有太大的前途。穿越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的,這樣的機會必須把握住,用它來做一番大事業,對唐初歷史瞭解的比較多的陳易當然不會將這樣的機會浪費掉,自然也就不願意去太醫署中做事,不然就是一輩子的醫者身份,很難脫離出來。
後世時候當了多年的醫生,穿越過來,總要換一種職業,換換口味也是必要的麼。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