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處這般的環境,給人的是非常壓抑,不舒服,如芒刺在背的感覺,但陳易又只能接受,不敢有什麼抱怨,更不要說向誰提什麼要求。還好殿內有個武團兒,這俏宮女時常和遞幾個眼神,一種安慰和鼓勵的眼神。一直納悶於武團兒為何會這樣待他的陳易,也從她的眼神中收穫了一份安慰。
命運還是眷顧他的,李治在服了幾次藥後,病情有點起sè了,到了傍晚時分,竟然能起身,並嚷嚷要吃東西了。經陳易和宮中太醫再次診查,發現李治呼吸系統的一些炎xìng病變已經好了很多。
其實李治只是因為受寒得了感冒之類的病,症狀並不嚴重,但因為其自身體質差,表現的就好像挺重。原本李治的一些慢xìng病就處於向康復狀態的轉變過程中,自有抵抗力,再加上陳易所施的藥,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見效,一些症狀改變,還真不奇怪。當然在陳易眼中,李治出現好轉,還有冥冥中註定的因素在裡面,有可能真的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幫助他。因為即使在後世,診查手段異常先進,藥物非常豐富的情況下,普通感冒病人也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出現症狀的減緩,李治出現這樣的情況改變,除對症治療的效果外,還有運氣,或者是所謂冥冥中的“天助”。
想到這,陳易原本緊張的心情輕鬆舒暢了很多,他身上可能真罩著“主角”光環呢!
不過他也清楚,不可能所有事都依靠天助,“打鐵還得自身硬”,做很多事需要本事才行,有了傲人的本事,才有底氣,才能讓人刮目相看。
他所依靠的除了後世時候所學的醫學知識及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外,還有一些古人留下來的傳家寶。這些傳家寶不是其他,就是唐朝以後諸多醫學大家留給後人的一些“靈丹妙藥”,那些用來醫治一些常見或者疑難雜症的良方,這些藥方在唐朝時候並未出現,即使如孫思邈這樣的名醫也未知曉,他這個從一千三百多年以後穿越來的人,因為專業的原因,湊巧知道並熟悉了這些藥方,並在臨床診治中驗證過這些藥方的療效,可以現成地拿到這些藥方出現年代之前的唐朝使用,而不要擔心藥方已經被人用濫,沒有驚人的效果,他所要做的就是依據病人的身高體重稍稍改變一下藥劑的用量而已。
只是有這些,但陳易一點都不滿足,他必須得折騰出其他更多有用,驚世駭俗的東西出來。他現在最想製作出來的,就是青黴素。
青黴素是一種奇效之物,至少在他歷史上的某一個時代是如此。因為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利用,青黴素這玩意他不必像弗來明那樣去“無意”中發現,併為此費是太多的周折,只要花點力氣去鑽研一下,就可以得到。面對著病榻上的李治,及一邊時不時瞧他兩眼的武則天,有這念頭起來後,他在幾分鐘之內就下了定論,覺得將青黴素類依現在條件能製作出來的抗生素,應該儘快花jīng力去研製,甚至全心去製作也不為過。有了這種奇特的藥物,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人,可以給他們用上,會收到奇效,甚至開創醫學新的時代,引領醫學的重大變革也不一定,前提是千萬不要出現過敏反應。
後世現代醫學出現的標誌是聽診器的使用,青黴素的發現及使用於臨床更是現代醫學的重要一個裡碑程,而今這兩樣劃時代的用物,一件已經被他折騰出來了,正在進一步改良中;另外一件也準備開始研製,真要製作成功的話,他不相信不能給醫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易正歪歪亂想中,武團兒輕步走了過來,小聲地告訴他,晚飯已經給他準備好了,讓他過去用餐。陳易致了謝後,也就跟著武團兒,走到偏殿處,那裡擺置著他的晚飯。
天已經快黑了,差不多晚飯時間,剛剛陳易是看到宮人們正忙碌地進出,手中端著碟盤之類的,他就知道宮人們給武則天和李治準備晚餐了。他的中飯也是在殿內用的,也就在這處偏殿內解決。中飯時供他吃的飯食很簡單,不過晚飯就豐盛多了,好幾個菜,還有湯,不過都不是他喜歡吃的型別。
唐朝的飲食還真的很簡單,菜餚以後世人的評判來說難登大雅之堂,無論什麼菜都是拿來煮的,“炒菜”還沒這個概念,這麼幾個月吃下來,雖然有點習慣了,但他還是很懷念後世時候那些美味和佳餚。他自己也是一名燒菜高手,從媽媽那裡學到一手好廚藝,並以此誘惑了不少良家女孩!
他非常懷念那些耳熟能詳的美味,甚至他想著,現在要是誰炒一盆青菜上來,只放點油和鹽,他也會吃的很香,更不要說其他什麼紅燒肉之類的,可惜什麼都沒有,連皇宮內的菜餚都是全拿來煮的,陳易覺得他真該為宮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