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4/5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飲者留名的虛無消沉思想。“天生”十六句,寫人生富貴不能長保,因而“千金散盡”“且為樂”。同時指出“自古聖賢皆寂寞”,只有“飲者留名”千古,並以陳王曹植為例,抒發了詩人內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結局,寫詩人酒興大作,“五花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圖一醉方休。最後四句詩人重又寫到酒,詩情再度狂放,而且愈來愈狂,詩情狂放至極,而突然以“與爾同銷萬古悉”戛然而止,與開篇之“悲”相呼應,更顯得“萬古愁”的含義何其深沉,更見詩人跌宕的感情激流。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懷。“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詩人自信為人的自我價值,也流露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感情。詩深沉渾厚,氣象不凡。情極悲憤狂放,語極豪縱沉著,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詩句長短不一,參差錯綜;節奏快慢多變,一瀉千里。
�
兵車行
七言樂府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孃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
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
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
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
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
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
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
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
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
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
天陰雨溼聲啾啾!
【註解】:
1。轔轔:大車行走的聲音。
2。蕭蕭:馬的鳴叫聲。
3;妻子:妻和子女。
4。幹:犯,衝。
5。點行頻:一再按丁口冊上的行次點名徵發。
6。里正:即里長。唐制百戶為一里,裡有里正,管戶口、賦役等事。
7。與裹頭:古以皂羅三尺裹頭作頭巾。因應徵年齡還小,故由里正替他裹頭。
8。武皇:漢武帝,他在歷史上以開疆拓土著稱。這裡暗喻唐玄宗。
9。山東:指華山以東,義同“關東”。
10。二百州:唐代潼關以東設七道,共二百十一州。這裡舉其成數。
11。荊杞:猶荊棘。
12。縣官:指官府。
13。聲啾啾:鬼的嗚咽鳴叫聲。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自創的樂府新詩題,是諷世傷時之作,也是杜詩中的名篇,為歷代所推崇。詩旨在諷刺唐玄宗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莫大的災難,充滿非戰色彩。詩的開頭七句為第一段,寫軍人家屬送別兒子、丈夫出征的悲慘情景,描繪了一幅震人心絃的送別圖。“道旁”十四句為第二段,透過設問,役人直訴從軍後婦女代耕,農村蕭條零落的境況。“長者”十四句為第三段,寫征夫久不得息,連年徵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戰場屍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慄的情況。全詩把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揭露得淋漓盡致。詩寓情於敘事之中,在敘述中張翕變化有序,前後呼應,嚴謹縝密。詩的字數雜言互見,韻腳平仄互換,聲調抑揚頓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條,又曲折多變,真可謂“新樂府”詩的典範。
�
麗人行
七言樂府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
翠微'內“盍”外“勹”'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
珠壓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