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5/5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052),字希文,江蘇吳縣人。宋真宗大中祥符(1015)八年,進士及第。宋仁宗時,任參知政事。為人正直有氣節。為政期間主張革新弊政,但遭到保守勢力的阻撓而未有顯著成就。他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主張,已成為國人自勵的名言。他是北宋詩文運動的先行者之一,工於詩詞、散文,他存留的詞不多,卻能以邊塞風光入詞,抒發愛國情懷。對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其中《漁家傲》一首突破了〃花間〃派詞的內容,風格蒼涼悲壯,開豪放詞風的先河,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髮征夫淚。
【註解】:
1。衡陽雁去:“雁去衡陽”的倒文。
2。邊聲:指邊塞特有的風聲、笳聲、馬鳴聲。
3。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
4。勒:刻。指刻石記功。
【賞析】:
這首詞是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鎮守西北邊庭期間所作。上片著重寫景。主要描寫邊塞的特異風景。下片著重抒情,描寫戰士們因強敵未滅,家在萬里之外,守邊戰士心中縈掛的仍是刻石勒功。詞風沉鬱悲壯,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愛國思想。彭孫'“鷸”字“鳥”換“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