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4/5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斷。
情懷漸變成衰晚,
鸞鏡朱顏驚暗換。
昔年多病厭芳樽,
今日芳樽唯恐淺。
【註解】:
1。鸞鏡:妝鏡。
2。芳樽:對酒杯的美稱。這裡指飲酒。
【賞析】:
這首詞是一首暮年感春的作品。上片寫無限風光,城上聽到的是鶯語零亂,城下所見是春波浩渺。對比年年春色,詞人自己卻是老愁腸欲斷。下片更寫年華催人,愈覺悟好景彌堪珍惜,正是斷腸真情篤摯處。這首詞透過春光春色的描寫,婉轉含蓄地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無限感傷之情。
錢惟演
(977…1034),字希聖。杭州臨安人,吳越王錢'亻叔'之子。隨父歸宋後,為右屯衛將軍,歷任翰林學士、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擅詩詞,是“西昆”派的主要詩人。風格清新、香豔、婉轉、細膩。其詩詞在當時曾有一定影響。有《典懿集》。存詞兩首。
*酒泉子*
潘閬
長憶西湖,
盡日憑闌樓上望。
三三兩兩釣魚舟,
鳥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裡,
白鳥成行忽驚起。
別來閒整釣魚竿,
思入水雲寒。
【註解】:
1。島嶼:水中或水邊高地。
2。依約:隱約,這裡指聽不分明。
【賞析】:
這首詞是抒寫對西湖的回憶。詞中所繪湖中景緻:釣魚舟三三兩兩,悠然閒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蘆花,雪白的鷺鳥,泛舟垂釣,依舟吹笛,憑闌眺景。這人份悠閒意趣,難以忘情,常重溫那段難以割捨的依戀情懷。這首詞景入畫,情銘心,也正是此詞“一時盛傳”(《古今詞話》)的原因。
潘閬
字逍遙,大名(今屬河北)人。至道元年(995)賜進士及第,授四門國子博士。後因事牽連,被查究。真宗時獲釋,出任滁州參軍。與寇準,王禹'左〃亻〃右上〃採〃字的上部分,右下〃再〃去掉上面一橫'、林逋等交洲唱和。有《逍遙詞》,今僅存《酒泉子》十首。
*酒泉子*
潘閬
長憶觀潮,
滿郭人爭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
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
手把紅旗旗不溼。
別來幾向夢中看,
夢覺尚心寒。
【註解】:
1。觀潮:夏曆八月十八日觀看著名的錢塘江大潮。
2。滿郭:滿城。
3。弄潮兒:指在江潮中嬉戲游泳的健兒。
【賞析】:
這首是描寫錢塘江的盛況的名作。上片寫觀潮,表現潮水的壯觀。下片寫弄潮兒的矯健身姿,表現了人寫勝天的奇蹟。展現了觀潮人傾城而出,爭先恐後的熱鬧場面,錢塘怒潮排山倒海、聲如雷霆的雄壯氣勢和弄潮兒手持紅旗、挺立濤頭的驚險表演。詞寫潮,有聲有色,寫人,驚心動魄,令人難忘。
*蘇幕遮*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註解】:
1。“秋色連波”兩句:上下一片秋色與水波相連線,水面上籠照傍晚的炊煙同碧波一起溶成了翠色。
2。黯鄉魂:思念家鄉,心情頹喪。黯,形容心情的憂鬱。
3。追旅思:往事的追憶引起了羈旅的愁懷。
【賞析】:
這首詞透過秋景的描繪,抒寫詞人的離鄉之愁、去國之憂。上片寫景,碧雲、黃葉、翠煙,是用色澤渲染夕陽下秋景,藉以加深印象。下片抒情,鄉魂、旅思、愁腸、相思淚,用來映襯出觸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離恨。秋的動人,適足以反襯出客愁的深長。張惠言說:“此去國之情”。鄒'礻氏'謨《遠志齋詞衷》中譽之為“絕唱”。
范仲淹
(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