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些孩子在霍老師的“激勵、賞識、參與、期待”中,健康成長,自主成才。人格教育和智力發育合而為一,才是真素質。教育成功靠的是師長的人格和智慧,師長的潛能亦如宇宙般神奇。潛能碰撞出的火光,照亮了通達迷宮的合理路徑,師生沿著這條路一同行走,一路成長。
黎明和天光兄弟二人深情憶舊,霍老師帶給他們的小學時光永遠是談不盡的話題。“霍老師的故事都成我們教育和人生的養料了,得好好挖掘呀。”黎明感慨道,“我聽霍老師說有個年輕人正在採訪整理呢,對咱哥倆的事兒挺感興趣,說有機會一定來採訪我們。”
“這可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能寫霍老師真是三生之幸啊。”天光問道,“是哪位作家呀,我倒很想見見,把咱霍老師的故事好好抖摟抖摟,還多得是呢。”
“哦,對了,這張報紙上經常會有他的文章。”黎明起身到書房找來一份,“這是他為晶瑩寫的悼文,看得我都掉淚了。今天晶瑩的追悼會他也參加了,只是沒機會深談。”
等爸媽回來,一塊兒吃了午飯。天光忽然接到童教授的電話,有重要事務請他前去。
互動留言:
有心人定會從霍老師的教育經歷當中,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前一段天光的故事是從側面折射了,教育有所不為;這一段則從正面展示霍老師到底如何為之。
霍老師的具體教育方法,可能是別人尚未想到的。這些方法不可以照搬,但根本的原則卻是可以通用的。真心地為孩子著想吧,以心換心,教育者的形象才會那麼美好。
其實前文穿插過不少霍老師的教育故事,濃縮精華作了細節化的處理。比如本段故事與A段就有呼應之妙。像A段當中有時一小段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些霍老師的寶貴財富,若因其篇幅簡短而被忽略就太可惜了。細節更需用心品味。
呵護孩子身心是人格教育的第一步
跑出學校,我就想:“如果遇上霍老師那樣的老師,我的命運就完全不會是這個爛樣兒了。可惜我沒有那麼幸運。教育如果不能給予學生這種幸運,那就是失敗。”我和曉桐抱頭痛哭了一陣,就各自回家了。
要不是父親到學校找了校長,我這會兒就已經退學了。“賦閒”在家的那幾天感覺好極了,惟一放不下的是曉桐。可以按照自己的目標去發展了,想學什麼就學什麼。我實在不願意再回到校園了。也算受教育多年了,學校卻從未給我留下過什麼好印象,也沒遇到幾個好老師。整日裡埋頭書本,毫無創造的樂趣;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我們如何自由發展。學習之苦自古皆然,什麼“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頭懸樑,錐刺股”,這些封建觀念早該改改了。學校真像一個牢籠,賦性自由的鳥兒折斷了稚嫩的翅膀,飛翔的能量只能雪藏於平庸的環境之下,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得見天日金玉重光。
我無奈地重又回到了班上。班主任換了新的,原來的還當我們的科任老師。經歷了這場風雨,我和曉桐在班裡都有點抬不起頭來了,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自然地交流,再也找不回美好的感覺了。
這倒真像我們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似的,老師做錯了,帶給學生身心的傷害是無法挽回的。除了幾個好朋友,同學看我們的目光也和以前不同了,雖然他們一直都知道我倆的關係。
曉桐和同桌曉英的關係也在逐漸惡化,不知怎麼搞的。曉英這人挺怪的,有些憂鬱和敏感,學習成績挺高的。也許女孩子之間總有些矛盾吧,尤其兩個優秀的女孩。本來曉桐還是頗有人緣的,旁邊幾位女同學都站在曉桐一邊,讓曉英顯得有些孤立。我倒是於心不忍,和誰都搞好關係。心裡戀著曉桐,並不妨礙和曉英的正常交往。
“我要是把心裡的故事說出來,都夠你寫一部長篇小說的了。”曉英面色憂然地對我說。
我知道她和母親的關係不太妙,卻想像不出母女之間怎麼會有解不開的疙瘩呢。我雖然有心事也不和父母說,但這不影響心理感覺上他們是我最親的人啊,只是我們孩子的事說了他們也不會理解。怎麼曉英和母親就那麼苦大仇深呢,是她太敏感了嗎。
不僅僅是這樣,是父母太不瞭解自己的孩子了,從未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和老師一樣,只管成績,不管身心,缺少了身心健康和人格培育的教育,能稱得上什麼素質教育?沒有人理解孩子,他們的內心就會更加孤獨更加憂鬱,心理鬱結無處疏解,久積而成疾。孩子的心理需要外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