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連豬食都吃不上,那才叫悽慘。
當然,更慘的是薛衍想要自力更生的時候,卻發現火頭營裡要廚具沒廚具,要調料沒調料。就連當日給眾將士燒烤後剩下的那些調味料,也都被孟功亮趁機收走了——
這小子人長得高大粗獷,內裡卻是最精細不過。還打著奇貨可居的主意,準備將那些調味料籽粒同玉米粒一併交給經驗豐富的老農,待到來年春耕的時候嘗試著播種,倘若秋收有獲,也能豐富一下大褚百姓的飲食。
想到那些香噴噴的孜然花生沫辣椒粉,差點兒饞出口水的薛衍對此深以為然。並且提筆按照後世的記憶撰寫了無數種植要領,雖然目前看來是紙上談兵,可是薛衍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他迫切希望大褚的老農們不止經驗豐富,而且運氣奇佳,能夠將這些後世而來的珍貴草本種植在大褚的土地上,讓它們生根發芽,繁衍生息。
至於自己目今的窘境——
薛衍表示,對於一個東北人來說,最不怵的就是燉菜。不論是酸菜大棒骨,還是小雞燉蘑菇,只要有鍋,有柴,肯花時間,其實對於掌廚人的手藝要求並不高。
尤其目今北雁南飛,秋高氣爽,正是白菘收穫的季節。於是薛衍分分鐘叫火頭營的兵卒搬來一口大缸洗淨晾乾,然後將早就晾曬了好些天的白菘顛倒放在大缸裡壓實,每層還不忘撒些精細的白鹽——
這裡還不得不說一個小插曲。由於幽州乃天下重鎮,地產豐腴自有鹽屯,所以當地百姓買鹽食鹽倒還便宜。然則朝廷實行鹽鐵專賣,這白鹽每鬥仍需四十文錢。薛衍醃了這麼一缸白菘居然用掉了小半鬥白鹽。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