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徐長卿把工作服的衣領再豎高點,遮住大半張臉,裝睡不回答。
劉衛星撇撇嘴,再不理他,繼續扭頭和仇封建說三道四,說東道西,一路都沒有停。
徐長卿卻睡不著了,閉著眼睛想剛才老葉說的話。
老葉說的老職工,最早一批來這個位於安徽大山裡的後方基地已經有七八年了,先一批來的也有了三年。這些職工都是抽調上海各大工廠的技術人員精兵強將來開設分廠,許多工廠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在上海完成指標任務,一部分遠赴大小三線從頭幹起。光是五八到六六年,就有二十三萬職工隨廠遷到陝西、甘肅、青海西北地區,華東則是江西、福建、安徽,雲、貴、川、湖南都是上海工廠的後方基地。
這些地方,當時稱為“大小三線”。所謂“三線”,沿海邊疆的前線地區為一線;三線為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西部省區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後方地區,共13個省區;二線指介於一、三線之間的中間地帶。其中川、貴、雲和陝、甘、寧、青俗稱為大三線,一、二線的腹地俗稱小三線。根據當時□檔案,從地理環境上劃分的三線地區是:甘肅烏鞘嶺以東、京廣鐵路以西、山西雁門關以南、廣東韶關以北。這一地區位於我國腹地,離海岸線最近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國土邊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別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太行山、大別山、賀蘭山、呂梁山等連綿山脈。這些山脈作為天然屏障,在準備打仗的特定形勢下,成為較理想的戰略後方。
中國工業建設之初,是受蘇聯專家的指導,主要工業都放在沿海和東北,那裡各行配套工程已經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