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由問道:“你太公不祿,閤家哭泣,你也當哀慼才是。”
玉姐道:“哀慼?”
蘇先生漸生不快:“你太公生前疼愛你入骨,如今他去了,你為何一絲難過也無?從此天人永隔,再不得相見,你不想念麼?”
玉姐聽“再不得相見”一句,一時失神,呆立當場。
李媽媽忍不得,忙道:“先生,姐兒還小哩,不懂這些個。小孩子眼淨心眼,不曉事便罷,說破了,嚇著她。”
蘇先生見玉姐怔怔出神,心中也是不安,急看李媽媽抱著玉姐來哄。玉姐迷迷登登回到頭來:“先生說,我聽著哩。”李媽媽恐蘇先生再說什麼話來,急急辯道:“姐兒甚都不懂哩,方才還伸手往壽木裡夠太公,嚇煞人!姐兒,過一時有客來,姐兒要哭,他們便覺姐兒傷心了。”
蘇先生看她樣子與平日不同,不敢再提,又覺李媽媽之語大有深意。卻思時間緊急,不得細究,忙把那五服與喪儀說來與她聽:“各地風俗有異,總脫不了這些……”
程老太公於玉姐為曾外祖父,若非程謙入贅,她當另有一種服法,如今她亦姓程,便依為孫子為曾祖父服便,服齊衰五個月。玉姐要做之事,便是日日在林老安人臥房外正室裡枯坐,專等弔唁之人上門。為便舉哀秀英也挪與林老安人同室,於房內加張床。
玉姐與前堂迎客,與人還禮,親近些的,便迎進內室見老安人與秀英。又有何氏仗義,時不時往程家來幫看,因問秀英:“這些個人,我看你家廚下有些亂哩。”秀英道:“這老的老、病的病,玉姐能前頭支應已是難得,又哪裡顧得了廚下?左右不過丟些碗碟、費些柴米,幫閒兒的偷些酒食,錢受罪罷哩。”
何氏道:“信得過我時,我領你玉姐往廚下幫看一二,她雖小,趕上事兒了,也不看年紀了。”秀英猶豫一下,林老安人便道:“如此,生受娘子了。”何氏道:“都是街坊,何須客氣?”因領玉姐往廚下看去。
林老安人自在房內與秀英道:“我難道不心疼玉姐?眼下事兒趕上了,誰又不可憐了?她早些曉事也好。你好少操些心,你傷了身子,必要把月子坐滿!先時道孫女婿貧寒,倒好拿捏一二,你剛強便剛強。如今你看看,一轉手,把來幾千銀子回家,他先時只是不出手罷哩。豈是能隨意拿捏的人 ?'…87book'是看你死鬼阿公面哩。往後你休要再磨,你阿公去了,你再把情份磨盡了,這闔家要壞事哩。你只管軟和些兒,養好了,過二年生個兒子是正經!外頭事你休管,只要外頭銀錢夠家裡嚼用,再不用思量掙多少家業回來,有他哩。他不是個心狠的,縱狠的,玉姐是他親閨女,也要看幾分情面哩。”
說得秀英默默無語,直道:“我這幾日,將一生淚都流盡了。”
林老安人道:“我因你娘太軟弱,才要你立起來,你又立得太狠了!女人家啊,自家是不成的哩。流盡也好,以後便都是順心日子,不須再哭哩。”
秀英道:“阿婆,我醒得了。”
————————————————————————————————
卻說玉姐日日忙上忙下,小小年紀,未免有些急躁,又有家中請那僧道來做水陸道場,廟內因程謙大方佈施,痛快使僧人來做道場,唸經也極是盡心。種種樂器齊響,一齊唱起經來。於慈渡寺內聽那唱經,玉姐心寧,於家中聽來,直聽得心神不寧。
天氣又寒冷,她往靈前跪了一陣兒,兩腳發麻,出得門來往那枯樹上狠踢幾腳,始覺痛快了。冷不防叫蘇先生看在眼內,待程老太公安葬畢,始將她喚來,又佈下功課:“你太公安葬,你倒好抄些經來。”因命抄十卷心經。
玉姐也知尊師,應了便抄。這抄經不似後世所想,抄成冊。乃是取紙截作條兒,似布匹一般,抄作卷兒。一條不夠,另取一條粘續上。心經字少文短,一軸紙便夠。
素姐始抄經,心緒仍不安寧,常抄廢了。待要裁了廢字,重新粘了白紙來寫,蘇先生冷眼瞧了,忽道:“從頭開始。”
玉姐愕然,蘇先生道:“此便是半途而廢了!縱裁了,你實也寫錯了,從頭來!”
自此,玉姐凡抄經,但錯一字,便是最後一字錯了,也要從頭再抄。抄得玉姐頭暈眼花,幾欲發狂。終於忍不得,且怒且哭:“我便抄不得,又如何?小半月兒,一紙不曾得!太公去了,先生又為難我!怎樣不是抄?”她一怒,朵兒便往前一站,一同怒視蘇先生。
蘇先生卻是不會被她嚇到:“甚樣不是抄?人甚樣不是活?要是前半輩子做了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