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旺?”
“你就只會讀書罷哩,甚都不懂。楊家四個兒子,柳家三個兒子還有兩個閨女未出閣,我看他們各家使喚來送帖子的人,樣子與程家也差不多,又同住一條巷子,可見家業也差不多,兩家老爹一去,分個家,一拆二拆,還剩多少?反不如人口略少些。經過事的人家,比之過慣順當日子的,更會過活。”
紀主簿暗想一回,道:“這話有道理。”
何氏便興興頭頭地下了帖子回請眾街坊,把一身新做的夏衫拿出來穿,又把離家前族裡嬸孃送的一套金頭面拿出來插戴,翻箱子把最寶貝的一雙羊脂玉鐲子也套手上,命小丫頭捧著菱花鏡,自家看個不住。
————————————————————————————————
紀主簿夫婦有心交好街坊,諸街坊也想與這在衙門裡的主簿交好,賓主各各有心,這一日紀主簿家裡人人笑意盈盈。賓客們也笑意盈盈,男女各開一處謀面,酒食皆從酒樓中訂來,十分整潔。
男子那一處,推杯換盞,投壺為戲,又有兩三個賣唱的被紀主簿花錢請了來,因娘子們在不遠處,且不知紀主簿家風氣如何,故而不敢調笑。紀主簿一看,肚裡放下心裡:此地民風淳樸,甚好,甚好。
紀家小廝晃晃手裡的酒壺,拔開蓋一看,見底了,放到一旁一張高几上,見高几上已有五個空壺,向旁邊人說一聲:“我去廚下灌酒。”一手勾著三隻空壺,搖搖晃晃去了廚下。
因菜是外頭叫的,廚下今日不甚忙,紀家廚下也有五、六個幫廚,年輕些的都去上菜勸酒,止一四十餘歲的老媽媽領著兩個粗使丫頭看著灶火,預備著煮那醒酒湯——宴才開始,聽得外面絲竹聲聲,十分難耐。
見這小廝過來,兩個丫頭取了空壺、開了酒罈子,使個小些的那個有八、九歲的丫頭,口稱“哥哥”:“又罄了這幾壺,前頭可能喝。”大些的那個有十一、二歲,也說:“哥,外頭可熱鬧?都是甚樣人哩?”
小廝見老媽媽並不阻攔,堆起個笑臉兒來問了一句:“媽媽好。”方咳嗽一聲,講了起來:“外頭郎君們,與咱家郎君喝得開心哩,都與郎君投契,”把頭一低,擠了擠眼睛,“見了唱的都不敢抬眼看,看一眼唱的,還要看一眼後堂——都怕自家娘子……”
冷不防被老媽媽一巴掌拍在背上:“酒灌好了,你還不快取了去,耽誤了客們吃酒,看不打折你的腳!再在丫頭們面前胡唚,老大耳刮子打你。”
大丫頭取一張黑漆的托盤來,把灌好的酒壺往上一放:“使這個託著去,好拿。”
小廝兒涎著臉向老媽媽討了一回饒,託著托盤,一道煙往前頭送酒去了。留下兩個丫頭問老媽媽:“江州府裡也有與咱家郎君一樣怕娘子的人啊?”
老媽媽且氣且笑:“哪個教的你們背後嚼主人家舌頭?看在眼裡的,不要放到舌頭上!守些本份罷,咱家娘子不好相與!”
兩個丫頭一齊點頭:“好媽媽,再也不敢了。”想娘子連郎君都要打罵,又央求老媽媽不要告訴何氏。
老媽媽拿捏了一會兒陣子,小個兒的丫頭機靈些,上來給她捏肩捶背,半晌方換回一句:“往後小心些,如今郎君做了官兒,下人也要比旁人更有樣子哩。”
小丫頭們一齊稱是。
————————————————————————————————
且不說廚下一老兩小如何打發時間,席上又是另一種熱鬧。
男人這裡,已改了客氣稱呼,年紀相仿的稱兄弟,紀主簿已管柳家四十餘歲那位老書生叫起“老丈”來了。諸鄰之中,紀主簿最喜程謙。
紀主簿初見程謙,幾乎沒回過神來,程謙於今二十餘歲,尚未蓄鬚,面如冠玉唇若塗朱,生得劍眉星目,江州左近男子膚色都不甚黑,程謙生得尤其好,且身玉立,站在一班街坊裡,真真鶴立雞群。紀主簿一看這班鄰居,旁人是矮的矮、老的老,談吐也不如。更兼程謙又識音律,一手投壺的絕技,划拳行令等等竟無一不通。
紀主簿心中本已擬定了要看顧程家一二,圖個好名聲,見他這樣更喜:我還恐程家人畏縮,十分不雅相,如果相交,委實令人苦悶。如今他這般,倒好多相處。又拿眼睛看程謙,忽地皺起眉來。
程謙入門見這紀主簿,三十餘歲,五短身材,麵皮微黃,蓄著須,一口官話略帶些口音。一雙眼睛不大不小、一張臉不醜不俊,說話聲音不高不低,極普通一個人。程謙常在外頭應酬,對這紀主簿也是不卑不亢。
眾鄰居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