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聲道:“倉促行至齊兒站赤,為的就是節省時間。待翌日與你們道別,再掉頭回大都,一觀事態。”
如此,若是一別,也許就再難看到孟恩,看到在這個世界,於我最重要的人了!限於對歷史知識的空白,我不清楚元代朝廷會怎麼處置敗退的軍隊、將軍。就連孟恩會不會因此被處死,也是我不得而知,也沒有勇氣問出的問題。這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就算連太子,也只有親臨大都,才能知事,而我呢?
雖怕看到孟恩枯槁的形容,卻不甘與他永別,斂了失態的悲傷,唯今之計,我只有抬出那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做求:“當日太子曾言,對與孟恩之交換,有愧於我……如今阿蓋有求於太子,是否可相抵?”
“公主有‘求’,小王自應義不容辭。”愛猷識理達臘搖著杯中的茶湯:“可事情若是小王無法做到的,又當如何?”
不顧他試探的假設,我強忍住泛上鼻頭的酸楚,開門見山:“阿蓋想悄悄跟隨你回至大都,見孟恩一面。”
他不動聲色地看著我,目光如炬,然而眼中的火焰像是被我即將流出的眼淚澆熄,裡面只剩一片空洞。
“諾。”愛猷識理達臘最終閉上雙眼,一口應下。
我舒開陰霾,心脈恢復正常的跳動速率,不料他又噁心地吐出個“但是”。
我心裡一梗:“但是什麼?”
“但是,此事不可聲張。”他像沉睡的獸一般猛然睜開眼,表情像國子監說教的先生一般,及其嚴肅:“公主得著侍從服,完全聽從小王調遣。”
我聽後心裡一輕,答道:“這有何難?自當如此。”
愛猷識理達臘頷首,拿出一套深藍色夾棉的侍從服讓我換上,自己出了房門,遣貼身的小廝做站赤的打點。
鏡子裡的人兒麻利地把頭上的小冠解下,辮子散了又緊,青絲繞成了簡單的髻,不大不小,剛好能藏在元兵高高的帽子裡。嗯……臉有些張揚,面板白得不像男人吧?我左右看看,只得蹲下沾了地上的灰,連忙往臉上抹。這般景象,倒讓我想起再生緣》裡女扮男裝的孟麗君,只不過,沒有翩翩公子哥的瀟灑,我灰頭土臉的樣子,更似初入伍的小元兵!
換好衣裝出門,外面又是白茫茫的世界,鉛灰的雲早已把先前的明月遮蓋得無蹤影,大片的雪在漆黑的天空肆意飛舞。
我邁出腳步正往前跨,忽然一個餘光看見,門外的女子微啟的唇瓣吹出淡淡的白色霧氣,頸上系的單顆珠子散出奇異的光。
夜直對前方,頭微微垂著,恭敬卻不謙卑。她蹙了眉,震肩攔出一隻手臂,低低說道:“屬下奉命貼身保護公主。是去是留,枝節錯綜,公主請勿獨自前往,為難屬下。”
這……可如何是好?我正不知如何作答,目光挪向別處,卻聽見愛猷識理達臘的聲音威嚴而平靜:“小王正愁屆時該如何送郡主歸隊。”
他踏著積雪走過,嗖的按下夜的手臂,堅決而不顯失禮:“既然你來了,就去領套侍衛衣服,護著你主子!”
分割分割,十二月的第一天,“側妃講壇”開始咯,今天說說元朝的蒙古帽子。
因為有關元朝的電視劇少到可憐,所以大家難免會對文中提及的裝扮有些陌生。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夏天也戴軟帽,冬天則戴毛皮製軟帽或氈帽。 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髮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所以像文中提及的孟恩啊太子啊,不是那種長髮飄逸的帥哥,而是梳著辮子的,汗……另外,像是阿蓋從白節戴的姑姑冠(又稱罟罟冠或顧姑冠),是元朝貴族婦女常戴的高高怪怪的帽子,這種冠一般冠體狹長,有的兩三尺,有的四五尺,“江南有眼何曾見,爭卷珠簾看姑姑”,說的便是這種姑姑冠。這種帽子樣式誇張,不方便平時生活,像金庸筆下的趙敏,也是在與平南王大婚時才戴。
昨天看家讀者童鞋給我的留言鼓勵,感動得幾乎臨表涕零啊(被人一磚pia飛:不要這麼誇張好不好!某人:幾乎,偶說的是幾乎)。謝謝各位繼續關注阿蓋的故事,並給偶留言交流喔。(抓一大把米下鍋了……)偶會每日定時更新,做個乖乖的全勤作者。
第二十四章 遠離悲傷
慵懶呼喚風將行,摸索半個時辰後,小廝已在暗中通報完畢,眾人悄悄聚在院口。好在一行都是梁王或太子的心腹之人,見愛猷識理達臘下令,我又去意已決,也倒通情達理,言行皆低調非常。
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