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3/4頁)
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意而成行。如今,太師染病,若有萬一,受託孤的幾家宗室都是不贊成東征的。裴禹往日與他們俱沒交情,尉遲否極若不在,個人榮衰他倒也不放在心上,他最擔憂的卻是東進中原,會因此夭折。
他此時一面不知尉遲否極病勢究竟如何,一時更心焦此間戰事,情知心緒已亂,此時若佈置攻守,只怕犯錯,因此無論如何要此時進山,尋書是一節,更要緊的是為了靜心。
慧明聽他這樣說,便道:“既是這樣,不若先生去我禪坐的禪窟一敘吧?”
裴禹沉吟片刻道:“甚好。”
於是,裴、李二人隨著慧明轉而向山下而去,一路只見山崖壁立,腳下便是湯湯河水。裴禹道:“這可也是洛水麼?”
慧明道:“流經龍華山一帶的,其實乃是伊水。不過伊水也是洛水支流,再向東往洛城方向十餘里,伊、洛兩河便交匯。”他停下腳步,感慨道:“伊、洛兩河,嵩山之東,自夏商周始,三代之居,天下之中……”忽而嘆息了一聲,卻往下卻沒有再說。一旁裴禹默然未語,微微側頭向東看去,袖中指甲已刺入掌心。
慧明引裴禹行至半山間一座洞窟前,只見窟外左右各雕刻著一尊力士造像,裡間卻不甚大。其內雕鑿的造像只有正面一龕。裴禹見其內乃是一尊交腳而坐的佛像,不由問道:“為何主像後不見伽葉,阿難?”
慧明道:“這乃是彌勒像。”
裴禹倒有些疑惑,道:“我從前卻是從未見過單單供奉彌勒的。此間只有彌勒,而不見釋迦,是為何故?”
慧明道:“先生從前常見的供奉是三世佛。禪坐時眼見佛像而憶念真佛;憶念不出,便不得見佛。佛祖難得見,因此才要修行。可日日修行卻日日不見,心內便難免不生疑竇。生疑竇,則需問解。佛祖既遠在西方極樂,此間可資問解的便是住留人世的未來佛彌勒。供奉彌勒像,便是為了借問道彌勒而憶念佛祖。”
裴禹淡淡道:“以大和尚的道行,也須如此麼?”
慧明卻是苦笑道:“要參透這世間的生老病死,任見得榮衰離亂而不亂其心,先生以為不艱難麼?”
裴禹道:“既然此生甘苦,修的都是來世,又何必為眼前死生幻像障目。”
慧明看他一時,忽而笑道:“先生能這樣看透,是有慧根的。”
裴禹何嘗聽不出這話音中的嘲諷,只是他這一生已註定涉身血海,能求的也只有來生。此時他亦無心與慧明辯論,只長聲道:“請法師誦一段經罷。”
慧明看他神色雖疏淡,眉間卻帶煩惱憂色,心中感慨道:“我只道這人生性堅冷,是鐵石心腸。果然凡人在世,便都是有憂思苦惱的。”
於是默默引臂,示裴禹對坐於彌勒像下。李驥自來是便候在洞外,一時窟中只他兩人。一時聽得慧明的誦經聲悠然迴響。彌勒佛像唇角輕揚,雙目猶如含笑下視,秋風灌入窟內,那雕像的衣帶也直似被風吹起,飄然而動。
待到誦經聲止息,裴禹仍靜默斂目,許久方抬起起眼來,卻聽慧明突然問道:“先生憂愁的是什麼?”
裴禹注目他一刻,許久方道:“我方才恍若行於山間,一路劈倒雜木而上。然而愈向山上行,越覺眼前荊棘叢生。我心知劈開前路,便得等得峰頂。只望著那山巔本就在眼前,可心中卻陡升煩惱。”
慧明道:“亂象皆由心生,先生是勞心過了。”停了一停,忍不住又道,“可知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裴禹眉梢微動,半晌卻是輕笑了一聲,他唇角揚起,眼目中卻無笑意,道:“大和尚可知我回頭看來路時,見得的是什麼?”他見慧明微笑搖頭,長聲道,“我身後已是萬丈懸崖,早無來路。”
慧明微露異訝,卻轉而抿去,只道:“荊棘懸崖再可怖,亦都不過是幻想。先生說要靜心,便是去淨心中這戾氣。”
他話裡話外的意思,裴禹聽在耳中,只喟然一聲笑道:“我是無回頭路可走的。”
慧明與他淡然相視許久,終是點頭嘆息了一聲。
兩人步出洞窟時天邊已見夕陽霞色。裴禹道:“今日多有叨擾,不過卻還有一事相煩。”見慧明合掌而笑,便道,“這河洛一帶乃是華夏先民發祥的所在,山河多豐饒壯闊,只是無暇一一領略瞻詳。我聽聞寶剎中有許多洛城一帶的地理志,若得一觀,倒也彌補些許遺憾。不知法師可願讓我開開眼界?”
慧明笑道:“先生真是訊息靈通。確是有些異志筆記,是前輩僧人傳下的,如今存在山寺中。不過數目卻也頗龐大,這匆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