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方:柴胡10g,黃芩15g,法半夏15g,泡參20g,炙甘草6g,大棗20g,全瓜蔞15g,黃連10g,葶藶子15g,白芥子15g,茯苓15g,薤白15g,蘇子15g。每日1劑,服4劑。
3月16日三診:自覺心悸、氣短大減,已全日上班工作(輕勞動),右側胸語顫明顯,呼吸音清晰可聞及,且較前平坦,但比左胸仍略高起。苔白潤,脈細有力。原方繼續,加谷芽30g保胃氣,服4劑。
患者至4月16日,共服二診方16劑,自覺已無任何不適,恢復原來的一般體力勞動工作。因其經濟困難未再做CT檢查。
按:本例病人為表熱不解,與宿飲相合,內陷胸脅,結於少陽半表半里之位,形成“懸飲“之證。由於少陽病未解,故有寒熱、口苦、咽乾等症。其苔白而幹,是痰熱結滯之徵;脈濡為正氣虛,數則邪氣盛,故其“懸飲”有向大結胸轉化之勢。然而,其邪不在表,非汗法能解;邪居胸脅,不在胃脘,非吐法能除;其病偏上,又非急下之大陷胸湯等所能盪滌。故初診以小柴胡和解少陽為主,略加小陷胸湯辛開苦降,實遵循仲景“表解者,乃可攻之”的垂訓。至二診,半表之邪已解,著重攻逐胸脅結滯之痰熱,除續用小柴胡湯輸轉氣機之外,方中實際包括小陷胸湯、葶藶大棗瀉肺湯、三子養親湯、瓜蔞薤白湯諸方之意,藥味不多,但可謂集逐痰散結之大成,故療效卓著。
(黃學寬主編。全國著名中醫經驗集叢書·郭子光臨床經驗集。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古代文獻精選】
《證治要訣·停飲伏痰》:“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隨氣而順矣。……病痰飲而變生諸證,不當為諸證牽掣,妄言作名,且以治飲為先,飲消則諸證自愈。”
《赤水玄珠全集》:“津液者,血之餘,行乎脈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氣滯,則凝聚為痰,痰乃津液之變,遍身上下,無處不到。”
《明醫指掌·卷三》“痰證歌”:“水谷消磨氣血成,滋榮脈絡壯元精。七情四氣時衝逆,脾胃旋傷懶執行。胃口從此留宿飲,致令津液作痰凝。因而隧道皆壅塞,卻是痰涎滯在經。或癢或麻或痛痺,或留肌膜結瘤癭。皮間腫痛燔如火,心下寒痛冷似冰。流入脅稍成癖積,行來髀腑作痠痛。或如棉絮如梅核,或若桃膠蜆肉形。吐不出而咽不下,分明鬱積在於胸。或為喘嗽心嘈雜,嘔吐痰涎碧靛青。攻上頭時眩暈倒,眼啁口噤耳中鳴。咽喉閉塞牙關緊,噫氣吞酸嘔逆頻。夜臥不安奇怪夢,遊風腫痛並無名。怔忡健忘時驚怖,癲走痴呆不識人。久瀉形枯腸積垢,中風癱瘓失聲音,女人白帶男兒濁,經血愆期赤白淋。荏苒做成勞瘵病,風癇瘛疚手攣筋。遍身習習如芒刺,一線寒牽背脊心,如斯怪異延纏病,都是痰涎裡面生。”
第四節消渴
消渴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內傷等導致陰虛內熱,表現以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主要症狀的病證。
《素問·奇病論》首先提出消渴之名。根據病機及症狀的不同,《內經》還有消癉、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稱的記載,認為五臟虛弱,過食肥甘,情志失調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內熱是其主要病機。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不僅有專篇討論,且最早提出白虎加入參湯、腎氣丸等治療方藥。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消渴候》論述其併發症說:“其病變多發癰疽。”《外臺秘要·消中消渴腎消》引《古今錄驗》說:“渴而飲水多,小便數……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說:“每發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對消渴的臨床特點作了明確的論述。在併發症方面,劉河間在《宣明論方·消渴總論》中有進一步論述,言消渴一證“可變為雀目或內障”。此外,元·張子和《儒門事親·三消論》也雲:“夫消渴者,多變聾盲、瘡癬、痤痱之類。”“或蒸熱虛汗,肺痿勞嗽。”在臨床分類方面,明·戴思恭《證治要訣》明確提出上、中、下之分類,《證治準繩·消癉》對三消的臨床分類作了規範:“渴而多飲為上消(經謂膈消),消谷善飢為中消(經謂消中),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經謂腎消)。”明清至現代,中醫學對消渴的治療原則及方藥,有了更多更為廣泛深入的研究。
根據消渴病的臨床表現,西醫學的糖尿病,其他具有多尿、煩渴的臨床特點,與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處的疾病或症狀如尿崩症等,亦可參考本節內容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