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頁)
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除非是群體,才會體現出這種大義無畏、一往無前的凜然氣概。
除非是群體,才會在慨然赴死的程序中帶給人一種激昂的情緒與榮譽感。
除非是群體,他們才會做到——正如同十字軍東征時代的悲情舊事。歐洲的騎士們漂洋過海遠赴伊比利亞,在全無糧草和裝備,更看不到救兵的情形下,向穆斯林人討還基督的墓地。
除非是群體,他們才會像這樣—TXT小說:…—93年法國在反法同盟的強大攻勢之下,國民既沒有糧食又沒有武器,卻奇蹟般地挫敗了反法同盟的進攻,以一種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拯救了法蘭西共和國。
這種英雄主義,毫無疑問的是建立在無意識心理層次上的。
也只有無意識的心理特性,才會催生出這種偉大的英雄主義。
而且,正是這種無意識的心理背景下的英雄主義創造了歷史。假使群體總是表現得像個體那樣冷靜而功利,那麼,世界歷史將會表現得乏味得多。
(14)你不會接受的觀念
某些觀念一旦與我們的思維習慣相牴觸,我們就很難接受。
奧地利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之說,斷言在每個男人的潛意識之中都有一種弒父而代之的深層慾望。這就必然激起整個世界對弗氏的憤怒,直到他的理論已經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取得了實效,對他的聲討仍然是方興未艾。
只有當弗氏的理論構築而成了現代心理學的宏基大廈,針對弗氏的聲討才漸告平息。
但如果我們把構築於弗氏理論基礎之上的現代群體心理學的基本觀念表述出來,或許現代心理學仍將面臨著與弗洛伊德同樣尷尬的處境。
現在我們將說出這些觀點——無論你是否能夠接受它。
這一觀點認為——群體是靠不住的!
這一觀點還認為——群體最主要的特點表現為衝動、急躁、缺乏理性、沒有判斷力和批判精神,以及誇大情感等等。
如果你認為這一觀點屬於你還能夠忍受範疇的話,那麼接下來的觀點多半會讓你勃然大怒:
現代心理學認為——群體的特點與表現,只有在低階進化形態的生命中才可能看到。
你憤怒了嗎?
沒有?那好,現在是你應該憤怒的時候了。
現代心理學認為:類同於群體表現的低階進化形態的生命,主要是以女性、野蠻的原始人以及兒童為主。
你終於憤怒了,是不是?
然而本書將不會理睬你的憤怒——也就是說,本書將拒絕為這一觀點作出解釋或辯護。如果你需要知道究竟的話,不妨去翻看一些更為專業的心理學論述。
更何況,本書認為,闡釋這一觀點對於那些掌握現代心理學的人來說純粹是浪費時間,而對於那些對現代心理學一無所知的人來說,你說什麼他也不會相信——這正是野蠻人的原始思維的表現形式之一。所以我們還是專注於本書的主要課題:
——回到對群體心理的研究與認知上來,讓我們按部就班地分析一下在多數群體中所體現出來的不同特點。
(15)群體特性之一:衝動、易變和急躁
我們曾經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群體的基本特點,它與理性或智慧無關,而是幾乎完全受著無意識動機的支配。
群體中的人,大腦功能是處於停滯狀態的,最活躍的是脊椎神經——群體行為完全是脊椎神經刺激之下的本能性反應。
就此意義而言,我們完全可以將群體視為一個對文明一無所知卻充滿了破壞慾望的野蠻人——事實上,群體的思維或行為與原始人非常相似。
但這並不意味著群體就一無所取,事實上,群體的行為有著驚人的一致性——他們往往表現得異乎尋常的完美。只不過,這種完美的表現與群體中的每個人的大腦沒任何關係。群體行為是不受大腦支配的,他們之中的每個人的協同一致的行為只不過是他所受到的刺激因素作用於脊椎神經的結果,就好像刺激青蛙裸露在外邊的神經,所有的青蛙都會“驚人一致”地動作起來。
而對於群體而言,任何一種刺激因素都會對他們產生控制作用。因此群體的反應會隨著這種刺激因素的變化及強度的變化不停地發生著變化。
所謂群體,不過是外界刺激因素的奴隸而已。
所有施加於群體的刺激因素,也同樣作用於獨立的個人,而且孤立的個人也同樣會對這些刺激因素產生感覺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