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信,把北面的魏國東部部分,從睢陽(河南東部的商丘)到谷城(山東東阿)全都給彭越,並王彭越於此地,則此二人為了從楚國拿到這兩塊地盤,必然立刻就跑來戰楚了。若大王不能給,則大事未可知也。”
劉邦一看,這兩塊地盤現在也不是我的,為了督促韓、彭與項羽交戰,也只得如此了,只是心裡把韓信和彭越都恨得鼓鼓的。
如果說,漢初三賢是張良、蕭何、陳平,那漢初三英就是韓信、英布、彭越,這是三個真正的英雄,打打殺殺的人物,但也是劉邦越來越恨的人物。
項羽之死
韓信得到受封楚地的許諾,於是帶領三十萬大軍,從齊國南下,並留曹參戍守齊國。
彭越那邊,也高高興興地為了從楚國那裡搶來說定的魏國東部,向南進軍。
這時候,英布在九江國的混戰也有了進步,楚大司馬周殷是楚派在九江國的最高代理人,自來被項羽懷疑(因為中了陳平的反間計),和英布纏鬥了三四個月,終於在淮南王(漢封)英布的誘說下,宣佈叛楚歸漢。於是,英布、周殷的九江大兵,也北上擊項羽。
“漢初三英”的韓信、彭越、英布全都蹦到淮北來圍戰了,而天下地盤大半歸了漢,項羽餘下的日子已經在倒數了。
這時候已經是十一月,項羽離開了固陵,向東行進二百五十公里抵達安徽靈璧縣地區的垓下(在安徽北部,固陵在河南東部)。
項羽為什麼離開固陵?大約因為劉邦在固陵戰敗後據壘深溝自衛,項羽啃不動這個死硬的骨頭,所以棄之東行。但是,靈璧縣這個地方,是在彭城往南的一百公里,也就是說,項羽並沒有往東北直驅彭城大本營。這是因為,灌嬰等早期被韓信派著南下攻楚的漢軍,已經在彭城地區糟蹋了一頓,很多外圍縣城已經歸了漢,彭城本身也在圍困中,項羽的行軍路線顯出,他打算棄了彭城,而想固守江蘇中部乃至是向南渡過淮河和長江,退守江南的吳越地區(蘇州等)。
項羽已經節節日下了。
這時候,是公元前203年(漢四年)十一月入冬。
冷風呼嘯,好像在唱著輓歌。
灌嬰的騎兵,也從彭城地區走來,南下彙集垓下。
項羽北有齊、魏大軍和灌嬰騎兵,南有英布、周殷九江(淮南)大軍,後有漢軍劉邦十數萬。而且項羽兵少,也在一路東走中逃散,所剩不多。糧食也全靠沿途城邑就地補充。
項羽應該選擇向南突破降軍中與漢軍聯絡相對較弱的英布部(英布原是項羽屬下,是被隨何說降的,而且,南部的包圍圈,更容易突破),然後穿擊淮水,繼而南下過長江,直奔吳中(蘇州)。
但是項羽選擇了決戰。項羽的這個決策,後來證明是個代價昂貴的錯誤。
靈璧這裡,是一馬平川,一旦戰敗,不能借助地利頑抗等待後援(其實他也沒有後援了)。從前,劉邦彭城戰敗後,就是迅速逃往滎陽,藉著險阻據守,居然反敗為勝。而項羽在固陵戰勝後,沒有向東選擇一個可以長期自固的地方等待與漢軍打持久戰,卻是在平地決戰,就成了一個只能贏不能輸的大賭博了。
大約項羽就像從前自己說的,天下父子苦於征戰久矣,還是來個痛快的,誰打贏了天下歸誰,不要再打持久消耗戰了——把淮北的楚地也給消耗得萬民凋敝、哀鴻遍野。
那麼,打決戰吧!來個痛快的。
冬季的冷風好像小刀子颳著人們的臉膛,從項羽於此地以北一百公里的彭城出發北上救趙而聞名海內,至今已經五年過去了。楚人向中原的衝擊,在傾覆了大秦朝之後,終於是衝擊者又被壓回了楚地。
楚人的歷史功績和宿命到底如何?
來不及想別的了,轉瞬到了十二月,各方決戰的隊伍都已經佈列整齊。在蒼涼的天空背景下,齊王韓信站在中軍大將旗鼓之下,自將三十萬大軍與楚軍對陣,其左側略往後佈置的是韓信部將孔熙的大部隊,其右側略往後佈置的是韓信部將陳賀的別部,劉邦的十萬左右軍隊佈列在韓信之後,而周勃、柴武的部隊又在劉邦後。這是把韓信推為刀鋒。
=》WWW.KANSHUBA.ORG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