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往南走,在距離長江邊十幾裡處,找到一個水帝廟。
進去廟裡一看,水帝左首第一判官崔府君的右手正牽著一匹泥馬;這匹泥馬全身溼漉漉,馬脖子上還吊著一蓬水草。
高宗皇帝認得這蓬水草,因為之前渡江之時,這蓬在江水中漂流的水草剛好掛在高宗所騎白馬的脖子上,怎樣扯都扯不斷。
高宗皇帝這才知道,原來是崔府君派遣座下的草泥馬前來幫他。
這就是高宗皇帝泥馬過江的故事。而崔府君座下的那匹草泥馬,第一次出現在歷史的記載當中。
也有人傳言,高宗所騎的那匹草泥馬,一直修煉到了現代,終於得道成神,變成了中國第一護國神獸。
對於坊間的這個傳說,乾隆三大窩之一,清朝著名的詩人和歷史學家趙翼還曾經專門做了一番考據。
在趙翼所撰寫的《陔餘叢考。高宗泥馬渡江之訛》中寫到:“宋高宗初至杭州,即命立崔府君廟,以示靈異,於是精忠小說遂有泥馬渡江之說。”
ps:為了配合起點的酬勤計劃,陳豆這個手殘黨,先嚐試一下逢週一三五兩更,假如能夠撐得住,以後每天兩更,希望各位書友支援。
謝謝zhuxyhh01大大錯花心大大三牛aa大大的打賞和支援。
第二百四十四章:哀其不幸
高宗皇帝渡過了長江,再往南走十幾里路,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夠歇息落腳的地方………水帝廟。
正史的這個說法,與坊間高宗皇帝泥馬過江的傳說相當吻合。
當然,正史並沒有說高宗皇帝在水帝廟裡再次遇到草泥馬神獸,而是說高宗到了水帝廟後,先用靴底擦乾淨佩劍上的血跡,然後把披在身上的裘皮脫下,放在地面上,半墊半蓋就睡著了。
而這個時候,高宗皇帝身邊沒有任何文武百官以及禁軍護衛。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三》中記載道:次京口,帝坐水帝廟,取劍就靴擦血;百官皆不至,諸衛禁軍無一人從行者。
高宗皇帝的南渡,標誌著宋朝在北方戰場的全面失利;以後的戰局,將是宋朝能夠憑藉著長江天險,保住剩餘的半壁江山。
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把宋朝名正言順地稱呼為“南宋”了。
皇帝居然走散了,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訊息傳到了鎮江府,鎮江縣的知縣錢伯言竟然把全縣的居民都趕出來,四處尋找皇帝。
還是人多力量大。民眾很快就在水帝廟裡找到落魄中的小皇帝。知道這個訊息後,錢伯言知府馬上派兵前來迎接。
就這樣,在佛祖和天尊的聯手保佑之下,我們的高宗小皇帝終於在鎮江與他的大臣們重遇了。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三》中記載道:鎮江聞車駕進發,居民奔走山谷,城中一空。守臣錢伯言發府兵來迓。
在這裡。又發現了高宗皇帝的一小段緋聞:《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三》中記載道:帝至鎮江。宿於府治帝問:“有近上宗室否?”時士粲彡為曹官。或以名對。遂召士粲彡同寢,帝解所御綿背心賜之。士粲彡,仲維子也。
這段話確實是有些讓人費解。
當時正是落難逃亡之際,按理說,高宗皇帝應該不會有什麼閒情逸致來撿撿肥皂搞搞斷背;會不會是因為高宗皇帝發現自己的小小趙構再也硬不起來了,就想換個角色,一試身手?
我們的高宗小皇帝,果然是謎一般的存在。
同樣是戰敗。但戰敗的君主也有兩種選擇:帶領民眾逃亡或者獨自逃亡。
三國時期的劉備選擇了前面一種做法,從而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聲譽,為後來蜀國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高宗小皇帝選擇了後面一種做法,結果讓小皇帝背上了一輩子的罵名。
讀宋史有時候非常的讓人困惑,因為金宋雙方的力量對比經常有很大的偏差;有時候十個宋軍步兵就能夠與一個金國的騎兵相抗衡,而且戰而勝之;有時候,一個金國的騎兵就追著幾百個宋兵滿山跑。
要知道,宋朝還處於冷兵器作戰的時代,即便是騎兵對步兵有優勢,但這種優勢並不是巨大到無法克服的程度。
這一次。金兵到達揚州的先頭部隊只有五百騎兵。然而,宋軍就劉世光一個指揮官的部下。就已經有好幾萬人,還不包括高宗皇帝自己的御林軍。
以這樣的一種力量對比,為什麼高宗皇帝和他的部下完全不考慮抵抗,反而要慌不擇路,搶先逃跑?
這個問題,恐怕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