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路口上,探測儀不停掃視對比,電腦中的各種控制軟體高速運算,大家不由又緊張起來,“藍虎”到底會不會快速選擇出正確路徑呢?時間一秒一秒過去,大家感覺似乎過了很久。
實際“藍虎”判斷的時間只用了9秒,比前面的機器人最佳39秒快的無法想象,但一直高速運動過來的“藍虎”突然停下來靜止不動,再短也讓人不能適應。
正確判斷後的“藍虎”從容啟動,靠著優異的效能,把幾個看似不易的障礙一一克服,輕鬆滅掉了高處的火點。
可“上山容易,下山難”。捷徑也不是那麼容易透過的,由於過於強調急速的極限執行,在透過S形下坡道時,差一點就從彎道口衝下高臺,摔得粉碎。幸好提前緊急制動,才逃過一劫。觀眾們則是一場虛驚。
過了S形長陡坡,後面的結果已經毫無懸念。隨著最後一個火點“噗!”的熄滅,“藍虎”一個漂亮的旋轉,迅速完美的結束了比賽,總時間12分21秒!
後面的選手完全被鎮住了,這還是小學生嗎?恐怕青年組在這個專案上也沒有這樣超強的實力。
觀眾們興奮的G點提前爆發,聽到最後那令人震驚的12分21秒,全場歡聲雷動,原籍四川的解說員也是語音異常激動:
“這是天才的勝利!這是奇蹟的出現!M市的天才少年們:陳國棟、羅崇浩、梁星偉……他們每一個都是那麼幼小,但卻又都是那麼優秀!在機器人賽場,他們帶給了我們無比的震撼!我無法用更多言語來表達這一切!天才萬歲!奇蹟萬歲!‘藍虎’萬歲!……”
賽後由於這位熱情的解說員過於火暴激情的解說,聽說還被組委會拉去休息了兩天。
後面的比賽再精彩也已經顯得暗淡無光了,而他們最後的最好成績也就是22分09秒,遠低於實際可能突破20分鐘的能力。
西南大學代表隊的成員則異常興奮,看到這些小弟弟的成績,就如同他們自己取得的一樣,特別是郭教授與張老師、李老師,老早就跑來加油助威。郭教授還熱情的邀請警鐘小學再訪西南大學,並且可能讓主要骨幹接觸一些機密的資料。
期待的大熱點果然出了彩,這令前來採訪的媒體是大呼過癮!除了主流的大眾媒體,業內的各個專業媒體如《機器人技術與應用》、《製造業自動化》、《自動化技術與應用》、《機械設計》、《自動化商訊》、《測控自動化》、《製造技術與機床》、中國機器人網、中國自動化網、自動化網、機器人發燒友天地(ROBOTDIY)等也是爭相報道。
於是各種《神童崛起》,《天才挑戰》,《神奇學校》,《天才搖籃》,《中國青少年‘機器人’人才系統培養分析》,《我國‘機器人’人才培養從娃娃抓起》等等的新聞報道和採訪撲面而來。
組委會對此也是喜榜公佈,“藍虎”隊光榮取得了“挑戰者”的巨大榮譽。一夜之間,M市警鐘小學“藍虎”隊是名揚四海。
第十七章 激潮湧
7月26日,比賽的最後一天。
“挑戰者”之戰的巨大勝利,讓代表隊上下歡欣鼓舞。但在以剛飛來的校長為首的全部隊員忙於應付媒體和兄弟代表隊的技術交流時,崇浩卻得到校長暗中默許和支援,悄悄的四處觀看和採集其他各項的比賽的資訊。
現在只剩下成人組(18~36歲,非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生組的最後決賽,都是幾個參賽人數眾多的大專案:機器人足球比賽、鋼鐵決鬥、走迷宮和空中機器人比賽以及新增的機器人橋牌大賽。
以前全是各個大學和科研院所參加的大賽,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民間選手參賽,雖然水平有限,但是熱情卻是最高的,因為他們是真正純粹的喜歡機器人,才不辭千辛萬苦從全國各地自己簡陋的實驗室,甚至是臥室,一起趕來共赴此項盛會的。
崇浩在觀看比賽、採集資料時常常得到這些痴迷人的指點,讓他對這些人大有好感。當然這些傢伙也只是對機器人有關的才熱情似火,一旦涉及其他,大多數都是讓人覺得有點孤僻奇怪的人。個別傢伙更是見面就是自己有個好專案、好想法,也不分物件,就要人家給自己投資、贊助,令人頭痛和哭笑不得。
他現在暫時管不上這些朋友,正心急火燎的轉戰於幾個決賽現場,收集第一手資料。
機器人足球於1995年首次在KAIST舉辦了首次世界性的競技比賽,這一活動以“多個體協同自律機器人系統”技術為基礎,是一項將尖端科技和體育競技相結合的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