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來。當日拿到這個能連發三支弩箭的機弩,李茂視之為神器,以為憑此發明可以改變穿越後的人生軌跡,但現實狠狠地教訓了他,這“神器”每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他在戰場上用了三次驚出三身冷汗,最後一次更差點把小命丟掉。
那是葉碩渡渡河之戰,因為神器及時掉鏈子,李茂臂膀中箭,幾乎丟了小命,“神器”在汗顏中也失了蹤。戰後李茂想起這個雞肋,曾派青墨去尋找,青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葉碩渡北莊的一家鐵匠鋪裡把它扒拉了出來,它被打掃戰場計程車卒當廢鐵賣給了鐵匠,只差一步就進了熔爐。東西雖然找了回來,卻已殘缺不全,神性不再,世間空留無用之器。
但李茂畢竟有著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在他的眼裡神器依舊“神”,每每關鍵時刻就掉鏈子的惡名成了它最好的掩護,它很快被人遺忘,閒置在李茂家宅的倉庫裡蒙垢以待明主。
閒暇無事時李茂曾將神器拆卸開,運用逆向工程學原理,試圖復原缺失的零件。試驗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這架機弩的機械構造繁複精密,超出了這個時代的機械水平。李茂沒有合手的工具,也不懂如何利用先有的工藝製造出合用的零件,修繕計劃就此擱淺。
但這一番折騰也並非全無收穫,至少李茂弄懂了製造連發機弩的基本機械原理,並找出了這架神器掉鏈子的根本原因——不是設計上的重大缺陷,問題出在鑄造工藝上,幾個關鍵零件因為大強度的磨損已經殘缺,達不到設計要求。
若換在工業明昌盛的後世,這個難題可以用高強度鋼材加高質潤滑油輕易加以解決,但現實的情況是這兩樣東西都沒有,這讓李茂判定此物雖好,卻因早產,註定難成大器,基於這個判斷,神器在李茂的視野裡漸漸消失不見。
機弩何時落到了常木倉的手裡,李茂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