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見凡事並不是可以一概而論的。
自從魏靜淵拜相,這朝上就很熱鬧,今天你做了什麼不法的事情被揭發了,明天哪裡官員不稱職又牽連到了他。世襲之家被兜頭打了一悶棍,嗷嗷叫著反撲。希望虎口奪食的草根們因為許多禮儀問題或被嘲笑,或因“失儀”而被彈劾罷官。
第二十章 連著量變了十年
這種情況直到魏靜淵死,都沒得到改善。相反,魏靜淵的死,又是一場大熱鬧。
等到魏靜淵死了,許多人想著,這下該是各歸各位,大家依舊按照原來的生活方式過日子了吧?皇帝死活沒搭這個茬兒,又看中了鄭靖業,把他給推出來讓朝堂繼續熱鬧。
這種熱鬧本質上是權利和利益的爭奪與再分配。
從宏觀上來說,是對腐朽的門閥士族政治的衝擊,讓更多的有才華的人參與到國家決策與運轉中來,有利於全民族的發展。
從微觀上看,就相當微妙了。
客觀規律是透過無數的個案體現出來總趨勢的,在這個客觀規律被眾人所熟知並信奉之前,你不能要求每個人事事都從宏觀的角度看問題不是?許多有識之士更許會發出“舊家恩寵不如前”的感嘆,更多的人只是看到了一個一個的個案。今天張家被打了,明天李家被罵了。然後,他們會往另一個方面去想從而得出一個奇怪的結論。
這個結論就是:皇帝不喜歡太子了——拿一份十二年前東宮僚屬名單與現在的東宮僚屬名單一對比,你就會發現,除了正常退休的,有一半人都因為各種罪名或貶或離職或者乾脆被砍了。
這樣的情況越往後來越明顯,令人不得不產生遐思。
齊王就是心馳神往的人之一,他也有足夠的資本去意亂情迷。
今上六十年的人生中,前三十年裡是一個孩子也沒有。一直捱到了登基,還是沒孩子,不得不廣選淑女。直到三十歲上,方由宮人生下了現在的太子。
從那以後,皇帝好像找到了生孩子的竅門,兒子女兒不停地往外蹦,時至今日他老人家已經有了二十三個兒子、二十七個女兒,現在活著的有十五個兒子、二十二個女兒。
以上這些子女中,無一嫡出,報告完畢。
然後問題來了!
皇長子佔了一個長字,但是出身並不高貴,尤其在崇尚世家的年代,在父系出身相同的時候,母系的出身就尤其重要。皇長子的生母只是一個普通的宮人,是皇帝在一直無子的情況下病急亂投醫的產物。出身既不高貴,也沒有苗妃之寵,到死都只是一個淑媛。
在她死之前,她的兒子還不是太子,在她死之後,她也沒有得到追封。皇太子的位子,也是殺出一條血路拼出來的。
其他的皇子就不一樣了。皇帝久婚無子,病急亂投醫之下,聽說誰家子息旺,就把這家適齡的女孩子弄進宮來。此時他與世家處在短暫的蜜月期,他的皇后就是世家女,可惜一直無子。
皇長子非嫡、母卑,在重嫡庶的時代混得艱難,雪上加霜的是,這些世家女子還真有好幾個生了兒子的。這裡麵包括皇次子、皇三子、皇七子等一系列皇子,直到近十來年,皇帝后嗣無憂,身邊出身低微的女人方多了起來。
皇帝有意無意排斥世家在朝堂上的權利,也不是想把他們趕盡殺絕,而是控制。與許多旁觀者順口說的“打擊世族勢力”不同的是,皇帝希望把這世族勢力維持在一個範圍之內。同時,皇室也是很欽羨世家的。不但皇后是世家女,皇帝給兒子挑老婆也是從世家裡挑,嫁女兒也希望往世家裡嫁。
皇帝中年的時候一度很喜歡幾個世家女子,其中就有蔣相的親戚淑妃。
對於一個母家出身不好的皇子做了太子,很多人心裡不是不嘀咕的,架不住太子懂事、好學、上進,他又長得健康。為固國本,就在十二歲上被冊為太子。
世家也覺得有這樣一個太子也不錯,那啥,如果讓張家外孫子做了皇帝李家不願意,讓李家的外孫子做了皇帝王家又不高興。這一個好,跟大家都不沾邊,咱們從頭競爭起。心思靈敏的已經開始對東宮進行投資了,正好,皇太子母家沒勢力,也需要結交朝臣。
皇太子蕭令行十八歲娶了國內一流世家陳氏的女兒做太子妃,轉年就生了個兒子——地位很穩固。
兒子週歲一過,風向變了,魏靜淵這貨當了宰相。魏某人在地方鍛鍊的時候就以“不畏豪強”著稱,世家遇到了他算是倒了八百輩子血黴了!大筆一揮,削爵、括隱、考勤、查辦不法,樣樣不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