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98章
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這樣形容大革命時期的法國: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個論斷; 同樣適用於康熙治下的大清。
雖然明知封建制度導致的根源性落後在所難免,但是身處這兩千年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曲絕唱之中,繡瑜依然很難不為其所體現出來的大國氣度所感——自從順治入關以來,雖然狼煙四起; 烽火連天大半個世紀; 但是自從康熙元年鄭成功暴病身亡; 清廷已經有四十餘年的時間,沒在對外戰爭中打過敗仗了。
四十年,也就是說; 自大阿哥胤禔以下的所有皇子,皆是在清軍不敗的神話中長大。尤其是胤祥胤禎兄弟二人成長於康熙三徵準噶爾後、大清軍威極盛之時,從康熙二十七到三十五年; 皇阿瑪力克噶爾丹的歷史,就是他們的睡前故事。
這種自幼沉澱在骨子裡的自信,表現為一種忙而不亂的氛圍。這些天康熙雖然百事纏身,胤禛雖然忙著跟各地漕運、陸運、驛站的官員打擂臺; 十四天天跟晉安開會到深夜; 就差搬到烏雅家住著了。然而中樞機構的執行紊然有序,一場調動十萬兵馬的大戰; 就像春耕秋收、南巡北獵的尋常事務一般,輕鬆寫意地被處理掉了。
繡瑜總記得十四好像會出徵打西藏,還擔憂了好長時間,到處蒐羅抗高原反應的藥。
然而十四已經不是兩年前那個張口就說“只要能隨軍; 願為帳下小卒”的愣頭青了——現實是以他的身份,不管擔任何種職務,都是敵我雙方的焦點人物。君不見,打個苗疆,康熙還弄了五萬兵馬保護他。藏區運糧不便,每一點兵力都要用到刀刃上,他若去了,晉安還得分神來保護他。
十四鬱悶了兩天,又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