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她們討論過的那塊湖藍緞子做的。除了款式,面料是一模一樣。
其中寧芳因為年紀小,料子本身又織有粉白黃的牡丹花紋,便沒有做過多的裝飾,只裁成雙圓襟,在領口袖口處鑲了圈雪白的風毛,用深淺兩色桃紅盤出蝴蝶扣,便襯得小人兒越發活潑可愛起來。
而夏珍珍因體型仍是略胖,襖子便裁成更加簡潔大方的掐腰對襟式樣,用暗黃布條盤出菊花扣,莊重典雅。
等母女倆手牽手站在一塊,連一向穩重的徐媽媽都忍不住打趣起來,“這哪裡象母女,分明象是姐妹了!”
寧芳把畫眉做的那隻大葫蘆荷包給母親掛上,自己掛上小的,才又笑道,“娘若再瘦一些,我出去都不好意思叫娘了。”
夏珍珍掩嘴而笑,不過眼睛裡卻也閃著歡樂的光,“那我可得加把勁。”
她是真的瘦多了,雖然還是胖,但只能說是富態,而不象從前那般臃腫,老讓人覺得肚裡還揣著個娃了。
因她前些時老不敢吃東西,徐媽媽怕她餓壞身子,還專程把孫大娘又請來一趟,教了她一套女子拳法。如今夏珍珍早晚都練一遍,終於敢多吃些東西,氣色也好多了。
如今她臉上白裡透著粉,加上瘦下來之後越發清晰的眉目,當真如雙十女子般,明媚妍麗,看著和寧芳也更加相似了。
不過說笑之後,就得趕緊擺飯了。
今天寧芳還要去學堂上年前的最後一課,順便給老師送個年禮,然後便要跟徐媽媽回梁溪縣城,去給祖母送年禮,可耽誤不得。
等喝過臘八粥,寧芳又吃了半籠小肉包,感覺飽了正要出門,老孟喜氣洋洋的來了。
見了寧芳就問好,又問,“姐兒,那養蠶的房子大夥兒都收拾出來了,竹匾過幾天就能得,這蠶種什麼時候到?”
“還沒開春呢,你急什麼?就是蠶種回來了,那桑葉還沒長出來呢,你拿什麼餵它?”
老孟不好意思的搓著手,“姐兒別笑話我這外行,回頭要想起還有什麼沒做的,趕緊說一聲啊。”
“知道了。”寧芳擺擺小爪子,小大人般搖了搖頭,扭頭走了。
第41章眼紅
自從知道能養蠶,可把村裡莊戶們高興壞了。立即騰空了家裡最好的屋子,象老孟,甚至都收拾了三間房,成日眼巴巴的盼著蠶種。
要不是寧芳怕他們做得不合乎規範,白糟塌好蠶種,頭一次寧肯花錢讓老孟去訂製了養蠶架和竹匾回來,他們都能在這大冷天裡,上山去砍竹子回來自己編。
不過這也是夏珍珍提議做碗蓮賺了錢,給大家帶來了信心。
寧芳也沒想到,她娘偶然的一個小主意,竟著實發了筆小財!
藕粉產量有限,加上程家返京時又送了許多,後來便沒賣了,只各家各戶分了些,讓他們自己拿去吃,或是年下送親戚。
但碗蓮著實緊俏。
還沒進臘月呢,第一批五百多盆的碗蓮,到底被那賣種子的老闆尋上門來,全部包圓了。後面還讓他們趕著又養了一千多盆,昨兒也全拖走了。估計是要拉到金陵餘杭那些大城市去賣,所以給的價錢也爽快。
寧芳估摸著,就算在村裡分分,光她家最後也能落個七八十兩銀子,她娘那三百兩的任務就算完成四分之一了。等再養上兩撥蠶,搞不好她們明年秋天就能掙夠銀子回家。
到時,要不要去找三老太爺寧守信去兌現賭約?
當時他瞧不起夏珍珍的那些話,說得可是響亮。哼,愛記仇的小人兒寧芳,可全替她娘記著呢!
不過到時她爹如果順利中了舉,也該授官了。那她們是留在老宅陪祖母,還是陪爹去上任呢?
正糾結著,學堂到了。
因上溪學堂算是半官辦性質,老師們都有衙門補貼的月錢,所以對學生們的束脩,要求得並不嚴格。
象端午送些糯米紅糖,中秋給幾把紅棗核桃就算完事。唯有臘八節,因要過年,所以學生們的禮會送得重些。卻也僅限於扛幾斤大米紅豆,或捉只雞,或提兩條魚來便罷。
但寧芳卻不能這麼送。
她給學堂夫子們的年禮,是一人一隻醃好的火腿,外加桂圓蓮子等八樣果品,還有一人一身衣料,及筆墨紙硯一份。
這不是寧芳要擺闊,而跟她家明明離得上溪學堂是全村最近的,也非得每天乘車往返一樣,是她必須拿出來的身份。
否則她要是每天跟村裡的小夥伴們一起手牽手上學放學,估計平易近人是有了,但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