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鬍鬚,對黎池很滿意,“你有心了,若書有多餘的,就給先生帶一本。”
“是,學生記住了。”即使四寶店只給他一本或不給他樣書,他也要掏錢給先生買一本啊。這也是尊敬老師的一種……必要表現。
哪怕黎池和黎槿一樣都是秀才了,且前者還是‘小三元’秀才,可黎槿他作為先生,該提醒的、該敲打的,還是要說。
“你從小就自律自省,很有主意,但先生我還是要提醒你兩句:繼續保持下去,不要因為別人的幾句誇讚,就忘乎所以,你要謹記自己的志向,不要懈怠了讀書和思考。”
對於黎槿語重心長的教誨,黎池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躬身肅立著聽教。“是,先生,學生謹記先生教誨。學生一刻都不敢忘記自己的志向,以後也將堅守下去。”
黎槿朝站立的黎池壓了壓手,示意他坐下說話。“我一向對你是很放心的。明年正好是鄉試之年,明年八月,你可要下場?”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院試科試及歲試、錄遺合格的秀才均可應試。鄉試透過者為舉人,舉人已經有資格做官了,雖開始時大多隻能做八九品小官,但對平民農家來說也已經很不錯了。
“學生準備三年之後再下場一試,明年八月份的鄉試就不去了。”黎池說出他早就做下的決定。
聞言,黎槿更加欣慰且滿意了,“雖說一鼓作氣很好,但你年紀到底還小才十三歲,再潛心學習三年,是再好不過的了。你這樣不驕不躁就很好,急於求成總是容易壞事。”
黎池附和道,“先生,學生也是這樣想的。雖說學生在童生試中得了個‘小三元’的虛名,但天下何其之大、英才何其之多,比現階段的我更有才的人,絕不會少。學習三年,將學問夯實一些之後,再去參加鄉試、會試甚至殿試,這才更有把握。”
黎池從來都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稱大。他準備三年之後再下場,到時爭取鄉試、會試和殿試一舉成功。
和黎槿又談了一會兒與讀書相關之後,黎池才提出告辭。
而這也是黎池特意留在最後的一次拜訪,從黎槿家出來後,黎水村裡需要他親自登門拜訪的人家,就再沒有了。
當天晚上,黎池又和全家人商量起了接下來的行程。
黎池盤算著,發現需要到縣城裡去辦的事,還真不少。
“……我進入縣學就讀的事要儘早辦好。還有去縣衙將廩生名額登記完善,之後每月就能去領廩米六鬥、或者廩餼銀四兩。還有我秀才名額下的可免八十畝地田賦的事,以及免兩人即兩戶的徭役的事,也需要去登記。”
黎池這一盤算,全家人才真實地感受到‘讀書能賺錢的’事實。
“小池子以後每年就有官府給發的四兩銀子了啊!”奶奶袁氏感嘆道,語氣中的嘚瑟自豪誰都聽得出來。
“而且還有八十畝地的田賦可以免除,還有兩戶徭役也可以免除!以後我們家田地就不用交稅了,老頭子你們也不用去服徭役了,這真是太好了!”
事實上,如果黎池以後考上舉人甚至進士了,這些待遇還會優厚更多,但這麼早就給她掰扯清楚也沒這個必要。
大伯黎橋和二伯黎林兩家人都很高興,對他們自己當初讓黎池讀書的決定,感覺很慶幸,深覺自己很英明。
雖然家中的銀錢——也是黎池自己抄書掙的錢,已經在他三次趕考後,花費得不剩多少了,但眼看著家裡的日子在慢慢變好,一家之主的黎鏢就感覺非常高興。
黎鏢沒去管自家老婆子,“我們家的地滿打滿算,也只有二十一二畝,那剩下的那六十來畝免賦地的數額……要如何處置?還有那兩戶免徭役的,我們家用去了一戶,還剩下一戶呢?”
黎池看他爺爺的神色,再聯想到自他回來後,就沒少碰見的找他爺爺嘮嗑的族老和長輩,他大概猜測到應該是有人找他爺爺說了,想把田地寄居在他名下的免賦地數額裡。
然而,雖然黎池在族中的聲譽一直不錯,但他內心卻不能將村中其他人家、也看成是一家人,還沒有大公無私‘聖父’到這個地步。
“爺爺,我覺得剩下的那一戶免徭役的名額,可以給大爺爺他們家,不論是從長幼順序、還是家境狀況上說,大爺爺家都比二爺爺家更需要這個名額。”
黎鏢有兩個親兄弟,大哥黎銘,二哥黎鈞。大哥黎銘和黎鏢一樣,就是一個普通的種地為生的莊稼漢,相比有一門看病抓藥手藝的二哥黎鈞,他家討生活要顯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