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假虎威‘了。以後別人在面對他時,就要忌憚一下他身前的儉王了。
黎池心中思緒是千迴百轉,外表卻維持著一副恭謹又不卑怯的形象,步態平緩地跟在後面走著。
而走在前面的趙儉,心裡也很滿意。
從趙儉這輩子最初特意安排的一見如故,又有之後四年間的書信往來、贈送書籍,再到鄉試時的贈被‘救命之恩’,直至不久前的表明身份,為其尋醫贈藥。
還有現在的這一步,兩人一起出席宴會……
趙儉這一步步地算計下來,既有私交友情,又有救命恩情。再加上他身份地位的吸引力,以及黎池現在的身份還只是舉人,果然就成功將黎池早早地就拉入到他陣營了。
趙儉早早地預謀、拉攏,黎池順勢地‘攀高枝’、狐假虎威,兩人之間也說不上誰吃虧,誰算計了誰。
反而,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
黎池跟著趙儉進到省衙布政司大堂後的官暑大廳。
鄉試榜上一百四十八名舉子,盡皆聚於此。仿照古禮,支著小食案,案後鋪一張四方的葦蓆,眾舉子席地而坐,滿滿當當地坐滿了大廳。
舉子們見儉王到來,紛紛起身整衣,然後下跪行禮。“學生見過儉王!”
當然,跟在趙儉後面的黎池,也在剛一進屋時就上前與眾多舉子跪在了一起,向趙儉行禮
仁善愛才的趙儉,沒有讓眾人行完叩見王爺的全部禮節,在受了一跪一叩的禮之後,就喊了他們免禮平身。
眾人向趙儉行過禮之後,接著趙儉又說了些必要的場面套話,等這一套禮儀都走完,最後才回去坐定。
眾人回座後,坐在首位的趙儉舉杯。第一杯為慶賀淮陰省此次鄉試圓滿結束,第二杯為祝賀在場學子成功考取舉人,第三杯則宣佈鹿鳴宴正式開席。
三杯酒飲盡,加之趙儉表現出的大度疏闊,廳中的舉子們也不再過度小心拘謹,氣氛開始活躍起來。
主考官梅翰林出了一道‘立冬‘的節氣詩,依照作詩要求,舉子們相繼作出詩來在席上吟誦。
趙儉渾身氣度不凡,卻又能不失親和地不時點評一兩句,及至後來,氣氛就越來越熱烈。
有那二三個疏狂不羈的舉子,甚至從席上站起,捏著酒杯,腳下跌跌撞撞,搖頭晃腦地吟誦……
對此,趙儉也沒斥責那舉子失儀,而是表情寬和地看著下面的舉子們。看著他們喧鬧,欣賞他們意氣風發的模樣……真是一副與民同樂的美好場景。
黎池坐在趙儉、梅翰林和林學士,以及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布政使四人之下,百多名舉子之首。
他也湊合地作了一首中上水平的詩,得了趙儉幾句點評,以及眾多舉子的恭維。
一輪詩過後,林學士出了一道實務題:論治水。讓在場舉人各抒己見。
治水,古有大禹治水,後有諸多能臣巧匠疏浚河道、修築溝渠,這都是治水。
讓在場沒有實務經驗的舉子談治水,無非也就是引經據典,泛泛地談一談必要性而已。
至於提出具體的、有建設性的措施?囿於他們自身目前的經歷,大半就不能指望了。
但黎池不一樣,他在實務這一塊,不管是實踐經驗還是知識儲備,即使有時代不同帶來的差異,他也比在場眾舉子(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趙儉他們),都要更加擅長。
在‘治水‘這一題上,黎池是大出風頭。他從農田灌溉、河道疏浚、澆築堤壩等各方面,分別提出了針對性措施。
相比其他人的泛泛之談,黎池的對答格外的具體,高下立判。
不僅在座舉子們心服口服,就連梅翰林和林學士都連連點頭。梅翰林更是感嘆:“黎池,長於實務之人。”
趙儉更是眼神晶亮地緊盯著黎池,彷彿一字一句都不願錯過一樣……
等黎池對答完畢,趙儉開口:“黎池,你可取表字了?”
趙儉這突然轉換話題,讓黎池有那麼一念之間的愣怔,反應過來後立即答到:“回儉王殿下,學生還未曾取字。”
“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趙儉說道,“不如本王給你取一個表字:和周?”
趙儉這突然給黎池取表字的行為,有那麼一瞬間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也只是一瞬間而已,黎池很快就站起身,走到中間的空地跪下,叩謝趙儉:“學生叩謝儉王殿下!”
“和周,不用多禮,快起來!”趙儉起身離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