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氏連忙問,“她可曾聽見了什麼?”
沒等周嬤嬤回答,她又輕輕“嗬”了一聲,自顧自地說道:“聽見了也無妨,說不定過兩天就有旨意下來了。”
周嬤嬤心中一驚,“大姑娘她……”
劉氏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語氣惘然:“侯爺哪裡是來同我商量的,分明早就決定好了,過來告訴我一聲罷了。我的慧姐兒啊……我費盡心思想給她挑一門好親事,沒想到這親事就自己送上門來了。周嬤嬤,你說好笑不好笑?”
她一直不想讓宋如慧嫁進大富大貴的人家,沒想到等在後頭的,是天底下最富貴的人家。
宋如錦抱著膝蓋坐在玫瑰椅上,疏影給她鋪床,聽見她幽幽問道:“適才爹爹孃親在吵什麼呢?”
她便是再不更事,也知道父母剛才吵得厲害,也知道周嬤嬤一直攔著不讓她看。
疏影自然已從剛剛的隻言片語中推測出了許多,但她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是以若無其事地一笑,道:“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姑娘,不早了,您歇著吧。”
宋如錦爬上床榻,聽見系統得意洋洋道:“宿主,你真的想知道嗎?我可以告訴你喲。”
“想。”
“簡單地說,就是你爹想讓你姐嫁給太子,而你娘不想讓你姐嫁給太子。哎,宿主,說實話我覺得你爹不是個好父親,他幹這事兒,多少有點賣女求榮的味道。”系統竹筒倒豆子一樣說完,末了還添上自己的評價。
宋如錦一骨碌爬起來,“我去告訴大姐姐。”
“那倒不用,你娘已經在去蓼風苑的路上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裡的義安侯借用了明代義惠侯的一點設定。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落魄,父母長兄相繼染病身亡,無葬身之所。地主劉繼祖給朱元璋一塊地皮當做墓地。後朱稱帝,封劉為義惠侯,蔭及子孫,與明同在。
當然本書還是架空的哈~
第7章 陳氏產子
第二天早上,宋如錦去給老夫人請安,發現母親和姐姐的眼眶都紅紅的。她悄悄地捏了捏宋如慧的手,小聲道:“大姐姐,我都知道了。”
宋如慧驚訝地看了她一眼,對上她寫滿關心的眸子,心中微暖,反握著她的手,緊緊扣住。
老夫人問:“兩個教書的先生何時過府?”
劉氏心不在焉:“再過兩日。”
“母親聘了教書先生?”宋如墨掃了眼在場的平輩們,心裡琢磨了一下,很快猜到那兩個教書先生中定然一個教宋衡,一個教宋如錦,說不定還會捎帶宋如雲。
總之沒她的份兒!
宋如墨菱唇一抿,眼珠子轉悠了半圈,便娉娉婷婷走到劉氏跟前,笑靨如花道:“多謝母親。女兒一定好好向先生討教。”
劉氏自遭受了昨晚的變故,已經沒什麼心思搭理這個庶女了。聽她這樣說,便一副無可無不可的樣子。
宋如墨覺得自己像一拳頭打在棉花上,輕飄飄的沒勁兒。枉她特意在老夫人面前提出來!
劉氏聘來的女先生是個頗有才名的孀婦,姓孫,字知音。如今已過五九之年,髮髻仍舊梳得一絲不亂,面上亦常常不苟言笑,因而看起來很是古板嚴厲。
因是孀居之人,劉氏特意騰了一處清靜院子供其起居。孫知音見到院外鳳尾森森,張口便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劉氏見她文才飛揚,心下便敬仰了許多,懇切道:“我在閨中沒讀多少書,大字也不識幾個,少時倒不覺得有什麼,如今年歲長了,反知道讀書明理的要緊了。錦姐兒雖看著乖順,本性卻是個愛頑的,偏又生得愚鈍,還望先生多多看顧。”
孫知音輕輕頷首,“夫人請放心。我既拿了府上的束脩,便一定會細細教授幾位女公子。”
接下來的幾天,宋如錦過得暗無天日。
她並非不識字。長姊如母,宋如慧也曾將《千字文》、《百家姓》一字一句念給她聽,也曾一筆一畫教她寫字。奈何這位女先生一見宋如錦的字便皺起了眉頭,說她寫得“浮於紙面,圓潤有餘,筋骨不足”,命她每日習字時在手腕上懸一隻半斤重的秤砣。幾天下來,宋如錦便手腕痠痛,抬都抬不起來。
宋如墨的境況反倒比她好些。陳姨娘畢竟出身詩禮傳家的昌寧伯府,寫得一手端正清麗的簪花小楷,往日也沒少教女兒吟詩弄月,是以宋如墨才情斐然,頗得孫先生的讚賞。
宋如墨心裡也越發卯足了勁兒,要在孫知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