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快便將試驗田給耕種完了。
至於育種房,李小嬋則用新培育出來的玉米種子和別的玉米種子進一步雜交,以期取得更優質的玉米種子。
小康村作為李名遠老師所在的村子,和作為李小嬋的故鄉的李家村,率先獲得了此次雜交育種培育出來的新的玉米種子。
而作為對其他村子的補償,姚士卿又免費發放了改良後的專門用來耕種玉米的耬車,並且請專人詳細解說用法。自從上次李小嬋獻出草圖之後,姚士卿看到了這種耬車可觀的前景,就命工匠一邊進一步完善耬車,一邊大批次生產耬車,以期讓整個西川府的農人,都儘早使用上這種耬車。
現在,終於是初見成效。
為了防止無良的商人從中牟利,苦了老百姓,姚士卿特意宣佈,玉米種植耬車的生產權歸政府所有。
姚士卿此舉,又為他在西川府的政績,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轉眼,夏去秋至,又到了 收割玉米的季節。
然而這一回,李小嬋卻沒有了先前的興致勃勃、滿身幹勁,因為育種房培育出來的新種玉米,產值不但沒有達到預期,就連試驗田裡種植的玉米產值都比它略高一些,也就是說,第二次玉米的雜交育種,失敗了。
此時的姚士卿正忙著三年一度的秋闈鄉試,並沒有精力再理會雜交育種的事;而一向對此投注心血也較多的姚懷瑾,此時正忙著準備考試,也沒有精力管理這些。
一時間,李小嬋還真不知道自己該向誰彙報這種情況,並且請求支援,一起參詳,努力做得更好,改變現狀。
第九章 鄉試失利
好在,試驗田裡的玉米產值倒是不低,還稍微高出了預期一點點,這讓李小嬋在失望中,又找出一點點安慰來,也在劉氏的暗諷中,保留了一點信心。
在整個府衙的人幾乎都在忙著秋闈鄉試的時候,李小嬋卻一個人坐在育種房裡,沒日沒夜地研究自己失敗的原因,將此次玉米生長過程中的做法和經驗都仔細地記錄了下來,足足寫了十張紙。
拿著這十張紙,李小嬋開始了自己的走村串鄉,向一些經驗豐富的農人請教的生活,找出缺點,努力改正。畢竟,現在的大夏不是現代農業發達的後世,李小嬋覺得,自己記憶中的經驗,有可能會不適合現在的大夏,所以必須要結合大夏的農業現狀,做出微調。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走訪了上百家經驗豐富的農戶之後,李小嬋終於發現了自己先前種植經驗的不足,那就是仗著育種房的獨特優勢,強制改變了不同玉米生長的所需,利用“一刀切”的方法對待不同的玉米品種。
有些玉米本身適應育種房的條件,那自然是能夠順利生長,增值增產;但是有些玉米不適應育種房的生長條件,那李小嬋此舉未免有拔苗助長的嫌疑,那結果自然是不如預期。
得到這個總結之後,李小嬋在選擇玉米的品種上就更加苛刻了,同時也決定不再過度使用育種房的便利,爭取順著不同玉米品種的性子,成功雜交育種。
當然,要是決定這麼做的話,那接下來,按照時序,育種房就不能再種植玉米了,只能種植小麥。
趁著姚士卿忙完了秋闈鄉試的空當,李小嬋將自己這些天來總結的經驗教訓和未來的打算。都上報給了姚士卿。
姚士卿正忙著閱卷取士,實在分不出精力管理這些,便將一切決定權都交給了李小嬋。
李小嬋沒了束縛,大展身手。利用上次在試驗田裡初步培育出來小麥種子,又挑選了其他的,按照各自的生長規律耕種完畢。
至於試驗田,則像上次種植玉米一樣,全部種植的小麥新種。
李小嬋想看一看,總結過經驗教訓之後,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
等到姚士卿一切忙完,想起來關注雜交育種之事的時候,李小嬋已經做好了一切,自然又獲得了姚士卿的讚賞。就連上次育種房裡雜交種植的失敗的事,也揭過不提了。
接下來,整個西川府都關注的,是鄉試的結果。
金秋十月末,終於放榜了。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榜首並不是姚懷瑾的名字,甚至,姚懷瑾連前三都沒有進。
一時,整個西川府都議論紛紛。
姚懷瑾的才名,那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十四歲就考中了秀才,在第二年的鄉試中。因為耽誤了時間,就又等了三年,才參加今年的鄉試。而隨著姚士卿赴任來到西川府之後,姚懷瑾也常和名人文士交流,才華畢露。如此少年才名盛的人,放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