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蔣錫最感興趣的東西,桃華也領了蔣柏華站起來,蔣杏華忙道:“我跟三姐姐一起。”蔣燕華這些日子一直是沉默寡言的,進了寺裡也是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走一步路,只管靠著曹氏坐著,並不打算出去的樣子。
蔣蓮華對藥草並無興趣,卻想去瞧瞧寺中的風景。景氏便道:“叫你哥哥一起去,千萬別走丟了。”
如此一來,蔣丹華倒成了落單的。她嘴唇動了動,想發脾氣又找不到理由,只能恨恨瞪著蔣杏華出了門。
小於氏也心中不悅,然而自從上回蔣杏華落水,蔣老太爺開口之後,蔣杏華就如同多了一道護身符,不好隨便斥責了。何況這還是在外頭,她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第65章 仇家
蔣杏華跟在桃華身後走出門,無聲地舒了口氣。她自然是看見了小於氏和蔣丹華的神情,於惶恐之中又有幾分痛快——她們雖生氣,卻又不能把她怎麼樣,至少現在不能。
興教寺這邊的藥圃,種的都是北方常見常用的一些草藥。寺廟中的和尚,頗有些通醫術的,不但平日自己寺裡和尚有病痛不必求醫,還時常搞個義診什麼的,給請不起郎中的窮人看看病。因此,寺廟後邊就開出了一塊藥圃來,種些金銀花、甘草、柴胡、白芍之類。
興教寺雖不是皇家寺廟,但當初太祖起事,得過興教寺的援助,因此立朝之後,將寺廟周圍一大片土地都封給了廟裡,便是一塊藥圃佔地也不小,這時候藥草開了花,五顏六色一大片看起來也頗可觀。
不過蔣老太爺要看的不是這個,帶著蔣錫等人走到藥圃一個角落,便指著道:“瞧,這就是海船帶回來的。這個叫番椒,與咱們的花椒雖佔了同一個字兒,卻是不一樣的東西。據說其味辣,其性熱,能溫中健胃,散寒燥溼。不過此物味道實在太重,聽說興教寺曾想用它下藥,卻少有人能受得了。”
蔣錫立刻來了興致,整個人都快彎到籬笆裡頭去了:“竟這般厲害?”
桃華卻站在那裡呆住了——番椒!喲,這不就是辣椒嘛!對了,辣椒最早的記載就出現在明朝高濂的《遵生八箋》裡,而且最初是做為藥用和觀賞植物的,並沒有被端上餐桌。難怪她從來沒有吃過辣菜,原來還以為是生活在無錫一帶,南人尚甜不尚辣呢。
“伯祖父,這東西的種子可能向寺裡討一點嗎?”一想到什麼水煮肉片、辣子雞丁、剁椒魚頭什麼的,她就覺得口水要流出來了。
蔣老太爺聽出了桃華聲音裡的雀躍,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應該可以。你要這個做什麼?以前可是曾經見過?”
“只曾聽人說過,不曾見過。”桃華再次睜眼說瞎話,“彷彿聽說有人用這個番椒製成膏藥,外敷可治關節冷痛。若是能討些種子回去種活,倒可試試。”
蔣老太爺很喜歡桃華這種什麼都想動手試試的實幹精神:“一會兒我去找知客僧人問一問,討些種子給你。”這番椒並未被興教寺大量使用,現在種這一畦與其說是為藥用,倒不如說是為了展示本寺有舶來之物,討香客們一聲驚歎罷了,想必不會吝嗇一把種子的。
桃華興奮不已,正在幻想著會立刻豐富起來的餐桌,就見蔣老太爺往前走了幾步,跟人打招呼:“老歐,你怎的也來了?”
一抬頭,前些日子壽宴上見過的歐老爺子,身邊跟著少年歐航,後面還有一個青衣素裙的婦人,正沿著小路走過來。
歐老爺子和歐航身上穿的也是素面無紋的衣袍,見了蔣家人便快走了兩步:“巧得很。今日來寺裡上一炷香,想不到在這裡遇到。”
兩位老爺子寒喧,後面的人已經在行禮了。蔣錫自是要向歐老爺子行禮,那素衣婦人也半身隱在歐老爺子身後,向蔣老太爺行了禮,隨即就側過身去,並不正視蔣錫。
桃華看她的作派,就猜到這位定然是歐航的母親,歐老爺子的寡媳了。想來一家三口是來為歐老爺子已逝的獨子上香,倒是巧得很居然碰上了。
藥圃這裡人雖少,畢竟是外面,蔣老太爺寒喧過後,便邀歐家人往蔣家的禪房裡去歇歇。歐老爺子爽快地答應了,看著桃華和蔣杏華笑道:“這是你的兩個孫女兒?果然都生得水靈,你好福氣呢。”
蔣老太爺指著蔣杏華道:“這個是我孫女兒。”又指著桃華道,“這是我的侄孫女,今年十四了。”
桃華拉了蔣柏華的小手上前行禮,歐老爺子捋了鬍子笑道:“有長姐風範。”
蔣老爺子略有些得意地道:“何止。她娘去得早,家裡事現在都是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