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今九嬪裡又多了一位,雖不姓於,卻是於家的姻親。而除此之外,無論是當年就在東宮侍奉的舊人,還是數次透過選秀入宮的新人和半新人們,竟沒有一個能出頭的。有幾個皇帝登基後第一次選秀進去的貴女們,因為無所出,至今還在婕妤和美人的位子上待著呢。這其中的道理,真是耐人尋味。也就難怪到了今年這次選秀,高門貴女竟沒幾個願意去參選的了。
宮闈之事,素來是人們最喜談論的,何況蔣家還有個女兒在宮內,正是利益相關,自然少不得見了面就要論說一二。
景氏這些日子頗為忙碌,精神卻是最好的。後宮忙著替皇帝選新人,皇帝本人卻似乎對此並無多大興趣,反而捉著空兒見了不少入京述職的官員,其中排在最前頭的一批就有陸大將軍。
陸大將軍鎮守東海一帶之後,並不時常入京。據他自己的說法,倭寇如今雖賊心不死,但沿海守軍盡能敵得住,每年雖是頻有戰事,但均屬小仗,何必興師動眾喧譁起來,“以小戰而邀厚功”。
因著這句話,京城裡頭就算是跟他不對付的官員,也說不出他什麼不是來。自來這些領兵的將軍,有哪個不是恨不得斬了百八十個敵軍就趕緊快馬報捷,好讓皇帝知道他出了大力。像陸大將軍這樣的,簡直是鳳毛麟角,自本朝開國以來都沒見著幾個。
也是因著這句話,這次陸大將軍入京述職,也引來了無數關注的目光。
倭寇侵襲已經成了司空見慣之事,這些小島上的矮子們,一面叫喚著深承漢唐之化,一面掄著長刀來燒殺劫掠,簡直是不可理喻、混蛋之極。不過,倭寇上岸算不了什麼,但居然用帶病的老鼠傳播疫症,這卻是大事了。
須知老鼠這東西是處處都有,且因身體小而靈活,既易忽略,又難抓住。此次多虧那些老鼠主要是放入軍營,又很快被陸大將軍發現而圍捕殲滅,倘若這些老鼠再多幾倍,散入了城中百姓之家呢?一想到這種情況,就連那些最尸位素餐事不關己的官員,也要忍不住打個冷戰——這疫病要是傳播起來,別看你遠在京城,也未必就能安然無恙,在整個國土之內爆發的疫症,史書上可也是記載過幾次的。
先有了這番對疫病的恐懼,之後陸大將軍再為蔣鑄報功,就增添了許多份量。尤其蔣鑄不但自己捐藥,還獻上藥方,並親自進入染疫的軍人之中,驗看藥方實效。就連他的岳家,也捐出了一筆銀錢。這種種功勞算在一起,陸大將軍替他向皇帝討賞,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一說到要討個出身,朝中便有人跳出來阻攔了。一些人說皇家賞一面“義商”的匾額已經足夠,另一些人說不如讓他做皇商,如此一來名利雙收,還有人翻出蔣家二房曾經獲罪的事來,認為蔣鑄不過是獻了個藥,最後也無非是打退了百來名倭寇,不是什麼大功,頂多算個將功贖罪罷了。
說賞賜皇商和義商的時候還好,但說到蔣鑄這事算不上大功的時候,就有武將忍不住跳起來了——救了許多將士性命,讓疫症沒有傳播開來,從而讓將士們能守住城池,這還不算有功,那什麼算有功?你們說“無非”是打退了百來名倭寇,意思是說打退百來個倭寇不算功勞?那鎮守邊關的將士多數時候也不過是打退百來名敵人罷了,大家是不是統統都不算有功了?
武將晉升,全靠軍功,並不像文官還可以熬資歷。如今竟有人說百來名敵人都不算個數,那簡直是絕了至少一半人晉升的機會,武將豈能不跳腳?因此英華殿上,文官武將吵成一團,以至於蔣鑄的名字,在一天之內就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商人,變成了文武皆知的名人了。相應的,當初蔣家那些事,也就都被又翻了出來。
其實說起來,當初蔣家二房獲罪的事,這些官員們誰心裡沒有一本賬?婦人生產本是危險之事,憑你是什麼樣的高官顯貴,哪家沒有過在生產時遇到麻煩的女眷?更何況宮裡那種地方,賢妃究竟是因何而死,還不好說呢。
然而到了吵架的時候,心裡想的跟嘴上說的就是兩回事了。那些反對給蔣鑄官職的人,自然是口口聲聲抨擊蔣方回醫術不精,還把先帝親口所說蔣氏不配行醫的話翻出來。而贊同陸大將軍的人也有不少,有人立刻反駁:先帝當時雖然在氣怒之中說了那句話,但在蔣方回死後卻並不曾再行降罪,就連蔣大太醫當年引咎辭去太醫之職,先帝還曾挽留過,可見所謂不配行醫的話,不過是先帝急怒之中隨口一說罷了。臣為君諱,先帝尚有補救之心,爾等卻揪著這話不放,究竟是何居心?是想讓天下人都說先帝不夠仁慈寬厚,隨便就遷怒醫官嗎?
要說這文人說話就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