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說看,我倒想聽聽中央學堂學堂長的意見!”
對皇帝來說,女兒的親事,自然沒有國事來得重要。坐穩皇帝的位置,他才有現在的生活,才有現在的權勢,皇帝劉恆向來很知道輕重。
“其實太學不需要學中央學堂,中央學堂的目的是培養民間需求的人才。而大學的目的,是為國舉才。國家的官員,最需要的是一種心態。一種為國為民的心態。而這些,先賢的經典說得比較多。所以他們必須多讀經典,讓經典深他們的靈魂。至於一般人,倒是不需要多讀。”
“哦?那他們不用學你說的數學?物理?”
“那是基本常識,他們本來就該理解。太學不應該收一些什麼都不知道的傻子吧?所以我建議,朝廷可以辧一場舉才考試。收一些年滿十五歲的學生進太學唸書。太學則最好六年制。”
第三八四章 正務與事務
“你的意思是說,官員最好達到二十一歲以上吧?”
皇帝劉恆瞬間抓到了錢汝君陳述的重點。
皇帝劉恆喜歡青年才俊,尤其給他的兒子劉啟安排的未來輔佐官員,更有許多在二十歲以下的俊傑。
時代前進,累積的知識量,也愈可怕。在後代,一個人學到三十歲,遍覽群裡,都不敢說自己讀遍了那個學門的知識。
而在大漢,知識流傳不易,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能收藏到的書簡有限。
有時候,一本書簡,一千多字,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
看論語的話有多簡潔有力就可以知道這時期文字精簡程度。
所謂學富五車,根本只是後世一本大部頭的書。
所以這個時代,讀會一本書的意思是,你要能倒背如流。跟人對話的時候,要能夠原句引用。
後世的文章,你背背看,能背個十幾篇就了不起了。
至於玄幻大神的書,你要背?自殺還比較快。
後世,講究得更多是讀通。
所以這個時代,十三、四歲的人把經典都讀通,不是作夢,諸子百家,人家也沒要你全會,會個四五家,讀通一家,自成一言就可以了。
然而,錢汝君認為掌一國大政者,採用一個性格還沒有穩定下來的年輕人,簡直是冒天大的危險。
而三十、四十歲的人,性格穩定之後,就算再有外界的誘因,一般來說,性格不容易改變。
也就是說皇帝能掌握臣子的個性。那時候,再用人,也比較容易判斷這個人適合哪一種職位。
“是。當官的人,必須掌握幾種學問。地理、歷史、數學、物理。而且他的瞭解,不能只是表面知識,而必須能夠深入。學地理,能在家中坐,而通曉天下。知道山川河流的變化,知天文災變。讀歷史,可以明興替,知前代的得失,引以為戒。知數學,能運算統計。朝政,其實就是數字科學。把數字算明白了,就知道什麼是缺少的,什麼是多餘的。而物理,能讓百官明白萬物變化的規則。依規則行朝政,就不容易有失。”
錢汝君休息一下,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當地方官的人,可以讀心理學。知百姓心理之變化。不過,或許不用教,有些人天生就能通心理變化。這幾種學問,就是兒臣認為百官需要會的學問。自然,兒臣不是大學博士,說的話只是跟父皇之間的閒聊,父皇可以聽過就算。”
皇帝劉恆,怎麼會聽不出來錢汝君這是以退為進。其實很希望皇帝聽進她的建言呢?
錢汝君自從出現在皇帝面前,每一樣的建議,或者奉獻,幾乎都對皇帝,或者大漢有極大的幫助。
給他特別準備的蔬菜水果,別的不說,讓他整天都能維持好的心情。
就算不是給皇家的東西,而是給薄家飼養的馬匹,賣給薄家軍的食物,也讓大漢出現了一支強軍。足以跟匈奴單挑。
如今,已經守衛邊防的主力。
至於給胡家生產的棉布,對大漢百姓的作用還感覺不出來。中產人家,倒是多了一種衣料選擇。
棉布比麻布穿著舒適多了。最重要的還是錢汝君給皇帝提供的棉甲做法。
大漢的軍事力量很強。做為後盾的少府,雖然有千般不是。但他的研發能力比起後世的相關機構,強上很多。
錢汝君回到長安之後,看到的第一個變化,就是腳踏車已經出現,而且透過齒輪傳動,水車又有別的設計產生。
任何一個國家的先進科技,如果是官方研發出來,都會加以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