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童謠:“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嫂出街著花鞋,花鞋花襪花腰帶,珍珠蝴蝶兩邊排。”
葉無雙忍不住掀起車簾探頭出去看,嶺南天氣熱,小孩都穿著短褂,頭上總著兩個圓圓的小發髻,跑來跑去地玩鬧嬉戲,脆嫩的嗓音唱著久違的童謠,一時之間竟讓葉無雙恍惚不知置身何處,彷彿還是那個小升初的暑假,住在上下九的婆婆家,每天早上端個搪瓷盆,到“銀記”買一份鮮蝦布拉腸,不知不覺地就跟著旋律也唱了起來。
紅豆的笑聲把葉無雙拉回了現實:“小姐可真厲害,這麼拗口的語言,竟然也能學得出來。”
葉無雙淡淡一笑,抬眼看到前面的巷子口一個熱氣騰騰的攤子,旁邊豎著一塊紙牌,上書歪歪扭扭幾個大字:“碗仔翅”。
“停車,快停車!”
那車伕不知發生了何事,趕緊勒馬停了下來,紅豆和甜雪也是一臉地莫名:“小姐,怎麼了?”
葉無雙胖胖的手臂朝前一伸,指著前邊“碗仔翅”幾個字道:“我要吃那個。”
一直坐在一旁閉目養神的葉夫人也睜開了眼:“貪吃的小丫頭,才剛吃過早飯,這就餓了?想吃魚翅回頭叫廚子做,這街邊的小攤販不乾不淨的,莫吃壞了肚子。”
葉無雙抱著葉夫人的袖子撒嬌:“娘,我就想吃嘛,街頭的小吃味道才夠地道,咱們帶來的廚子哪裡會做這些南方的小吃啊!”
“好了好了,我怕了你了。”葉夫人這輩子算是栽在這個寶貝女兒的手上了,對她的要求,或大或小,或有理或無理,總之就沒有不應的時候。
這時前面那輛葉老爺和葉澤弘乘坐的馬車也停了下來,打發個小廝過來問,見此情景也明白了緣由,十分有眼色地道:“那小人這就去買回來給小姐。”
葉無雙在小廝身後喊:“多買幾碗,娘也要的,還有爹爹和哥哥。”
碗仔翅原先是一些街邊的攤檔,用酒家食剩的翅頭翅尾,加些冬菇、木耳、豬肉絲、豆粉水一同熬煮,吃的時候用小碗盛裝,撒些胡椒粉,淋上豉油和麻油調味,味道鮮美無比,頗受街坊歡迎。
後來慢慢用粉絲代替了魚翅,碗仔翅就徹底演變為市井小民的日常小吃了,只是名字上還帶著個“翅”字而已,實際上與魚翅已絲毫沾不上邊。
這樣一碗普通的粉絲羹,吃慣了好東西的葉夫人自然是不怎麼看得上的,回頭一看卻發現自家的寶貝女兒居然對著眼前的小碗紅了眼眶:“我的乖乖,你這是怎麼了?”
葉無雙搖搖頭:“沒什麼,熱氣燻了眼睛了。”拿起小勺子一口一口細細品著,還是那種滑膩鮮甜的味道,與自己前世每次逛完狀元坊都要去吃的那碗碗仔翅的味道是一模一樣的。
強自鎮定地吃完,讓小廝把碗拿回去還給攤販,這才重新上路,馬蹄嘚嘚,一路散落了葉無雙滿滿的鄉愁。
作者有話要說:
☆、豬腳姜醋
終於在馬蹄嘚嘚聲中到達了知府的府衙。
當時的廣州在許多京城人的眼中是南方蠻夷之地,葉無雙來之前還很擔心來到之後看到的會是一片未開化的景象,但實際上卻很讓她驚喜,雖然廣州的府衙比起京城的官邸確實是差了一點,但也已經是很像樣的了。
府衙的前半部分是辦公場所,後邊的院子和花園才是知府家眷的住處,建築風格與葉無雙印象中的“西關大屋”類似,朝縱深方向發展,三間兩廊,左右對稱,各廳之間用小天井隔開。屋子不算很大,葉家一家四口再加上帶來的幾房家人起居,也算是綽綽有餘的。
前段時間知府空缺期間代管府衙事務的是李同知,他知道葉家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又不懂當地語言,肯定會有許多不便之處,因此提早半月便挑好了一房能幹的本地下人先住了進來,等葉無雙她們來到之後,整個宅子都打理得妥妥當當的,乾淨又清爽,腳下的水磨石地板光鑑得可以照出人影來。
大門是南方傳統的式樣,最外面一重是四扇雕花的矮腳吊扇門,中間是趟攏門,也就是由十幾條圓木條橫著構成的活動柵欄,下面裝著滑輪,可以橫向開合,後面還裝著小銅鈴,只要有人推動,就會發出“叮鈴叮鈴”的聲響。最後一重才是裝著銅環的紅木大門。
葉無雙忍不住用手推拉一下,這趟攏門潤滑保養得很好,幾乎悄聲沒息地就滑動起來,只有上方啊的銅鈴清脆地響著。
葉澤弘看得好玩,也伸手推了一下:“這門做得倒是稀奇。”
葉無雙道:“南方天氣潮溼炎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