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成,咱們以後就按這章程辦,我們說到做到。”
有這一說,本來只是來吃場喜酒就要走的附近鄉紳也不走了,直接在村民家裡賃了一間屋稍做休息,而村中各家則奔走相告,各派了一人到張家堂屋裡商議這個約定。
等諸人坐定,崔瑛清咳兩聲,站起身來說道:“瑛自幼年流落自此,有賴各位鄉鄰扶持,這次借小徒冠禮,想為竹山村長久發展做些謀劃。”
“原來是崔縣尊的主意,那更沒得說,您怎麼說,咱們怎麼做。”
“對,您說就是。”
“在下畢竟年輕,對世事的瞭解不如諸位鄉親,”崔瑛輕鬆地說,“老話講三個臭皮匠還能賽個諸葛亮呢,大家一起出出主意,總比我們師徒拍腦袋瞎想要強!”
“那也成!”眾人紛紛應和。
“不過有幾條原則咱們得說好,”崔瑛見大家情緒都很積極,便也有話說話,“頭一條,國大村小,村約不能大於國法。”
“這是自然!”
“第二條,救急救窮不救懶,村裡不留不勞而獲的人。”
“這是必須的。”
“第三條,村約定好的賞罰要各家輪流選派人執行,不許一家賴在任上不下來。”
“這……沒必要吧,”村民們瞄了瞄旁邊的張里正一家,“張里正挺公正的,張家兩個兄弟也都是正派人,咱們信得過。”
“咱們這村約是要為孫子後代考慮的,”張雷特別主動地說,“爺爺和爹肯定不會出問題,就是到我這一輩,小子也自己能管住自己,但小子還沒成親,可不知道我的兒子會是什麼德性,有些防範總比之後落得個魚肉鄉里,祖宗蒙羞的下場要好。”
“老夫也是這樣想的,”張里正斜了斜自己的兩個兒子,“我那孫兒是個好的,但我這倆兒子就是屬石頭疙瘩的,心眼子也一般,什麼事都靠他們倆,呵呵……”
張雷他爹和他叔面上一紅,卻也不做反駁。
當初這個輪流的提議,兄弟兩人是不滿意的,不是說想什麼歪心思,而是覺得不被信任。然後就被他們的爹張里正給懟的啞口無言,如何幫忙納糧,如何分配徭役,如何分水,如何分肥,事兒多著呢,都由著這兄弟倆,還真夠戧。兄弟倆被他們的爹給訓啞了,這時候連頭都沒抬。
村民見這事兒連里正自家都沒意見,他們更沒什麼好說的,也同意了。
最終,村民一起擬定了一份《竹山村約》,上面規定了村中每年出錢邀請一位品行端方的老先生教授八歲以上男孩兒和六歲以上女孩兒認字學數。另外請村中手藝好、人品過硬的婦人每天教女孩兒針鑿女紅。不論男女,凡能在人前通讀並解釋《顯德律》的,則獎勵男孩兒糧一石,女孩兒布一匹。男孩兒中試,不論科目均有獎勵,女孩兒沒有這種獎勵,村中卻定下一條:女孩兒自家掙的錢一半還報父母,一半可自攢作嫁妝,便是父母公婆都不得插手。凡竹山村村民不論鰥寡,無後者村中代為收殮;喪親無依者,村中代為撫養;禁發寡婦財,禁略賣孤兒。
說完了村中的福祉,又規範了村中的懲戒,若村民有品行不端、不孝不慈、手腳不淨的,先訓斥、再杖責,還不改悔者責令離村,不得歸葬。
除了這些與風俗相關的內容,崔瑛還引導他們約定了一家遇敵,全村同心的類似保甲的村中保護制度;約定了村中施醫贈藥、借貸還款的規矩,保證整個制度收支平衡;約定了修改條約的制度,保證條約能與時俱進;還設立了一個用來促進村民情感的集會制度,讓大家在一個固定的日子裡在一起飲宴遊戲,增進了解,解除誤會。
《竹山村約》很快便流傳到住在村裡的鄉紳手中了,他們中有些人家貲豐厚,考慮到自家的地位,為子孫後代長久打算,為當世的名聲打算,計劃在自己家鄉也搞一搞村約;有些小地主鄉紳資產沒有那麼豐厚,便打聽捐獻些家產,移籍到此處的可能——在看天吃飯的農業時代,這樣的互助條約可以看成是一個社會保險,可以降低許多風險,尤其讓那些偏重商業的小地主小商人心動。
最終有兩家小商人家以每年十貫錢的價格入籍了竹山,而如今財大氣粗的陳石頭也丟擲了年給百貫的補貼,讓外鄉的人們羨慕的兩眼發紅。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一:
“語文作業:寫《重修竹山祠堂記》的三行翻譯,並背誦。”
“歷史作業:分析《竹山村約》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道德與法治作業:傳統意義上我國的村民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