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4/4頁)
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 帝國的遺傳基因
1960年八九月間,對英使團出使中國這段歷史有專門研究的法國漢學家佩雷菲特從香港出發,對中國進行了第一次考察。回憶這次中國之行,他說:“我馬上就吃驚地看到這個社會同馬戛爾尼的夥伴們描寫的社會十分相似。”他在中國幾乎看到了馬戛爾尼們寫過的一切:
……同樣的集體反應:在悶熱的夏夜,中國人繼續夜宿在大街上……同樣的儉樸;同樣一碗米飯和燒白菜;同樣的筷子……穿著同樣的藍灰色棉布衣服……同樣好抽菸。
他說:
簡直可以說每個中國人的基因裡都帶有乾隆帝國時的全部遺傳資訊。中國以十足的中國方式在造自己的反。要同過去決裂,它卻從中尋找可以依靠的因素來證明自己的不變性。
他發現:
1960年的中國人仍贊同乾隆對馬戛爾尼使華團的看法,這突出地表現了這種連續性。歷史教科書,大學課本,以及我與之交談的知識分子都用馬克思的語言支援傳統的觀點。馬戛爾尼的態度是“帝國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和“殖民主義的”。所有的人都贊同乾隆的嚴厲的回答:“朕無求於任何人。爾等速速收起禮品,啟程回國。”毛不久前遣返蘇聯技術人員和“顧問”時也是這樣做的,他當時宣佈說:“我們要自力更生。”
當然,從1960年到現在,確切地說,從馬戛爾尼時代到現在,中國確實已經發生了十分巨大的變化。馬戛爾尼和佩雷菲特如果再次訪華,恐怕會修改自己的結論了。今天的中國人已經不再說自己無求於人。我們已經張開懷抱,做出了擁抱世界的姿勢。外國商人和使節來到中國,受到的不再會是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