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百姓也就不能種麥子了。”
趙雲澤一聽,心下也有些遺憾。看來,要想種麥子,首先就得解決水利問題。
一想到水利,趙雲澤忽然心頭一震,好像有一件什麼重要的事情跳了出來。可真仔細去想,卻又一無所得。
第68章 再見孫思邈
“不知種穀子一畝地的收成是多少”
趙雲澤想了半天也沒找出自己心頭震動的原因,便暫時壓下此事,詢問起了莊稼的收成。
趙守義道:“若是風調雨順,像趙郎君這片田的話,每畝能收鬥穀子吧。”
對於“鬥”這個單位,趙雲澤還是瞭解的,一斗糧食,大概是後世的十二三斤到十四五斤的樣子。因為糧食的種類不同,在用“鬥”的盛裝量具體斤數上是有差異的。
穀子的比重較小,一斗也就是十二三斤,這麼算來的話,一畝地也就能收一百斤左右的穀子。這比起後世的產量來,差別實在太大了。
再一想,一斗是十升,自己所收的租子是每畝五升,一畝地自己才收六七斤穀子
聽趙守義說,他們這兒的地租,一般都是照每畝六升算的,那也才七八斤穀子呀,相對於一畝地實際一百斤左右的產量,連十分之一都不到,這個租率很低呀,說好的無良地主呢
不過趙守義的下一句話就讓趙雲澤釋然了。趙守義說:“可這些年,十年倒有八年不是旱就是澇,再加上蝗蟲作梗,一畝地能有好年景的一半收成就不錯了。”
哦,這麼說來那就是兩成地租了,不算多,但也不是很少。
隨即,趙雲澤的心頭狂震起來:什麼,水澇旱災、蝗蟲作梗
想起來了,明年,也就是貞觀元年,河北山東春夏大旱,關中秋澇,此三地的田地幾乎絕產;貞觀二年,關中大旱,天下蝗災遍佈,李世民不顧眾臣勸阻,親自吃蝗蟲,號召天下百姓捕蝗減災。
之後,貞觀三年、貞觀四年、貞觀五年好像終唐一朝,中國沒有一點自然災害的年份找不出幾年。
趙雲澤之所以對唐朝的自然災害知道的如此清楚,是因為他在後世時,曾經看過一本網路小說,那本小說中說貞觀元年關中大旱,有讀者在書評區糾正說“貞觀元年關中不是大旱,而是大澇”。為此趙雲澤專門上網查了歷史資料,從而對於唐朝時尤其是貞觀初年的自然災害非常瞭解。
完了,難道明年我這些地要收不到一粒租子了再一想,自己身為朝廷官員,不靠這點租子,靠其他的俸祿也能餬口,可老百姓呢
趙雲澤或許沒有范仲淹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道德情操,可讓他眼睜睜看著一地百姓受災餓死,他也不至於那麼冷漠。況且,自己要是不知道將來的災情便罷了,既然知道,總不能一點辦法都不想,任由災害發生吧。
“趙校尉,怎麼了”譚庚看到趙雲澤臉色有異,連忙問了一句。
趙雲澤擺擺手,道:“沒什麼,我只是想到了一點雜事,走神了。”
現在自己還沒有想出應對災害的辦法,與其說出來讓別人白白擔憂,還不如什麼也不說。再說,那是明年才會發生的事情,現在自己說了,別人信不信還兩說呢。
“兩位郎君,這天色也近午了,不如先去老朽家中用些飯食”趙守義這時出言邀請譚庚和趙雲澤。
趙雲澤道:“我二人就不攪擾您老人家了,某這便隨譚大人去涇陽城,那裡,還有某的一位故人,某想去他家串串門。”
“那老朽只好失禮了。”趙守義說道。
“此間事情,一切就託付於您老人家了。”趙雲澤對著趙守義拱了拱手,又轉身對譚庚說道:“譚大人,我們去涇陽吧。”
譚庚點點頭,幾人下了山坡,走到田間一條小路上,劉善寶正等在那兒。
與趙守義分別,趙雲澤和譚庚坐著劉善寶的馬車,去了涇陽城。
回到涇陽城,譚庚又與趙雲澤去縣衙辦理了田地的交接文書。公事辦完,譚庚本想請趙雲澤吃飯,但趙雲澤說自己還要拜訪朋友,婉拒了譚庚的邀請。
趙雲澤所說的故人,就是孫思邈。
涇陽戰事之後,趙雲澤一直記掛著孫思邈研究的止血藥一事,既然來了涇陽城,那就乾脆去找孫思邈問問此事的進展。
上街買了些吃食之物,趙雲澤便坐著劉善寶的馬車,又往孫靈兒家而去。
敲響孫靈兒家院門,等了一小會兒,院門便被人從裡面開啟,孫靈兒的小腦袋探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