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奠定勝局。
“大二的暑假一結束,班上絕大部分的同學就開始忙碌起來。兩年的摸爬滾打已經足夠讓大家變得現實,我們的未來無非就是三種出路:出國深造,留在國內念研究生,或者找工作。
北大、清華以及在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這幾個學校出國風氣最盛,社會上也有議論。其實如果你稍微懂一點歷史,一定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以來,世界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中心一直都在西方,而自容閎以降,留學生也一直在中國的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無論為個人前途還是國家需要計,出國深造都是正途。但是要想拿到美國大學的Offer,你最遲也必須從大三開始拼命了,僅僅是GRE和TOFEL兩個考試,就需要付出旁人難以想像的辛勞。
和所有做著“哈佛夢”的中國學生一樣,我當然也希望能夠到美國的名牌大學去唸書。我認識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的一位老師,三十出頭的女士,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但她就是下定了決心要去哈佛讀Ph。D,寒假裡每天都騎車跑很遠去“新東方”聽課。她看到我就跟我說,你現在開始努力吧,你年輕,各個方面都有優勢。可我卻老是猶豫,第一我感覺自己專業知識學得還太淺薄,如果把大量時間都花到英文考試上邊去,那肯定很少有時間做研究,我害怕會得不償失;第二我還是認為自己英文底子太薄,像我這樣的水平,到了美國大學能聽得懂老師講課嗎?
就這樣想來想去,總覺得出國沒把握,而繼續呆在北大讀研究生似乎也不壞。於是就做了決定。可這個決定也許就是我大學生活中最糟糕的一個事情,事實上,英文基礎比我差的同學,後來GRE考到了2300分;專業書念得很少的同學,也請到了最出名的教授給他寫推薦信。假如我早下了決心,未必就如願以償,但是不會讓自己回想起來後悔。
反省自己,真是一個膽子太小,惰性太大的庸人。而到大四那年的冬天,我還接到了社科院那位老師從美國打來的越洋電話——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電話裡她仍然鼓勵我說,在國內唸完三年研究生之後,一定要爭取出去!
當然,我並不是說出國就真是多麼了不得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所謂的“海龜”未必就強於“土鱉”,留學生不學無術欺世盜名的也多了去了。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個人的競爭早已超越了國家的疆界。你要想把自己鍛造成世界第一流的人物,那你起碼先要去看一看所謂的“世界一流”是何面目。而對於想做學問的人來說,更必須開闊眼界,以期學貫中西。所以我建議每一個大學生都要有一個國際化的視野,爭取有一天出去走走看看——這當然也是對我自己的期望。
在很多關鍵的時刻,我們應該做出一個大膽而且有想像力的決定,挑戰自己能力的極限,這樣才可能有脫胎換骨般的進步。
(二)主動做社會調查
既然已經拿定了繼續念研究生的主意,那麼我也要開始著手準備。北大本科生保送讀研的比例是比較高的,不過具體到我們國際政治系還不一樣,97級一共70多個畢業生,保送的名額只有5個。系裡的政策是按學習成績排隊,學生幹部可以有一點點的加分,不過很少,但如果在正式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則可以有很多加分。所以我從新學期一開始就在準備論文——不過還是要說明,寫論文、發論文都很可能是為了功利的目的,但是真要寫出好的文章,卻完全是因為你對研究物件本身抱有純粹的好奇心。沒有一段時期的積累和思考,肯定寫不出什麼東西。
對自己的專業——國際政治——我一直沒有特別強烈的興趣,在更多的時候我願意讀國際關係史或者中國外交史方面的文獻。在大二上學期的時候我就修了《近代國際關係史》,這在很多同學看來可能是比較麻煩的一門課,因為所謂的“近代國際關係”,實際上就是歐洲大國之間的恩怨糾葛。自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之後,歐洲的事情就像是一團亂麻,有各種各樣的王朝戰爭和分贓會議,也有一大群做外交的天才人物湧現出來。僅僅是各個大國王室的世系圖,或者有關戰爭涉及的地名,就需要一個“Computer一樣的大腦”才能記清楚了。不過我學得比較認真,而且也發現了一些“興趣點”。比如說所謂的“東方問題”——也就是列強如何瓜分土耳其的問題,這是一個時期國際關係中的關鍵,它的牽涉面太廣了,幾乎把所有的大國關係都包括了進去。所以我決心認真做一點分析。
相關的文獻當然很多,透過圖書館的幾種檢索工具,我和我的一個朋友一起,把近十年來國內發表的重要論文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