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富的人生體驗。
要儘可能地去了解並貢獻你所在的社群,並把這種融入群體的天性當作你的使命。一個能夠在環境中健康發展的物種,從細胞到植物到動物到人類,一定是對自己所在的環境有貢獻的物種。無論你是身在你的宿舍、你的班級、你的城市、你的國家,都請了解它們,並問問自己,你能為它們做出什麼樣的貢獻。要相信,你的努力透過一個複雜的反饋機制,一定會改變到你自己。
要教育自己成為一個有創造力和執行力的人。無論是去削一個蘋果、寫一篇論文、組織一次郊遊、還是管理一個公司,把事情做好的本質要求都是一樣的。你要自己不斷地總結,怎樣把一件事情做好,怎樣在一件很多人都做過的事情裡留下你獨特的做事的印記。
……
當這本書已經到了結尾的時候,我和羽中一半欣慰、一半忐忑地發現,它可能與市面上常見的“成功手冊”有很大不同。我們講了太多自己的故事——儘可能地涉及到了大學教育的每一個時間段與每一個層面,但我們很少列出“步驟A、B、C……”然後把“法則”擺在桌面上。因為,把我們的體會透過故事講出來,讓讀者先去評價我們的體會,再去追問其中的道理,會更符合self…education的精神。
去年的這個時候——2002年9月11日,我正在從東京回北京的飛機上,那次是去參加亞洲法律學生聯合會的日本會議。而在過去的十二個月裡,我在美國呆了四個星期參加TILIP、在維也納呆了兩個星期代表北大參加一個國際模擬仲裁比賽、在香港呆了十一個星期在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部實習,同時我也基本上修完了法學碩士學位所需的學分,準備提前畢業。並且,我還有幸成為了北大法學院2003級1班37名聰明可愛的本科生的班主任,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最讓我滿意的是,我的筆非常勤快,寫出了大量的東西——從給《時尚》寫稿到現在寫這本小書。寫作是一個逼著自己去思考的過程,也是一個在痛苦中獲得昇華的過程。
而未來的十二個月,一切似乎都還在迷茫的大霧之中。我也許會繼續讀書深造,也許會開始工作;也許會留在中國,也許會去外面住得久一些;也許要做一名律師,也許要和朋友合夥開一個酒吧……一切都還在不確定之中。但我仍然充滿了自信,因為我覺得,即便我走出了大學的圍牆,我也仍然年輕,仍然在自我塑造的過程中,仍然在學習,仍然在追尋我的完美的“大學教育”。
(結語二):任羽中
五個關鍵詞
“各位一定要立定一個可以終生追求的目標。21世紀的中國提供給各位北大畢業生的是無數的機會。在人的一生中,工作的位置、性質可以因時因地不同,但是,追求的人生目標則應該始終如一。處順境時,不要忘記了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處逆境時,更要把逆境作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考驗,不要因為困難而放棄對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的追求。這樣在這個充滿機會,也是充滿陷阱的時代裡,一個人在忙忙碌碌中,才不會迷失方向,到各位年老時,也才會覺得不枉此生。”
這是林毅夫教授在2002年北大畢業典禮上講的一段話,很巧,我們的這本小書,也正可以借用其中出現的一些概念來作為“關鍵詞”:
中國機會是的,大家都知道,現在有好多大學畢業生連找一份餬口的工作都困難。但你也必須承認,今天的中國、未來的中國,正存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有無數的人已經抓住這個機遇,成就了輝煌。而你也已經看到,摩根士丹利這樣國際性的機構也在強調僱員的“中國背景”,那麼你是否具備這種背景呢?你瞭解中國社會經濟執行的規則嗎?你懂得中國人的心態與習慣嗎?你能夠毫無障礙地與社會上的各色人等交流嗎?你有一個好的人際關係的網路嗎?
另外,當你眼睜睜地看著機會被別人得到時,除了抱怨自己的起點不高或者社會不公之外,有想過自己努力得不夠嗎?你可能會說自己“沒有關係寸步難行”,但是所謂的“關係”,很多並不來自先天的賜予,而是自己後天一點一點去建立的。請你問問自己,為了爭取那個機會,你做的準備工作是否足夠充分?你的簡歷上有哪些能讓人眼前一亮的閃光點?和麵試官在一起的時候,你講話是否睿智而得體,你的舉止是否大方而優雅?
中國的機會,當然屬於每一箇中國的年輕人——只有一個前提,你不能在大學裡邊就把自己淘汰出局了。
目標·方向去一家年薪最高的外企,到哈佛讀博士,當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