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只有發展我軍的第二次打擊力量以遏制敵軍對我實施的核打擊。
但是大壩上有三道深55米寬34米的槽,更是超過荊江段河道的行洪能力60000立方米/秒的一倍。這個威脅是客觀存在的。
在三峽工程論證中,關於軍事安全問題的部分的另一設想是,“水庫人防的最有效的措施,是臨戰前降低庫水位進行執行。三峽大壩設有大批低高程大口徑洩洪底孔,下游河道又有較大的洩水能力。根據軍事部們專家的分析,現代戰爭有徵候可察。臨戰前,最長只要七天即可將庫水位下降到145米執行。此時水庫的庫容約為170億立方米,即使大壩瞬時被毀,也只是從壩址到枝城100公里河谷災情較重,枝城以下大部分水體將沿主河槽下洩,少量水體進入分洪區內。潰壩洪水可控制在沙市以上區域性地區,對江漢平原、洞庭湖區和武漢地區無大影響,不會造成全流域性的災難。如將庫水位降到130米,此時庫容只有103億立方米米,潰壩洪水災情將更加輕微。”。
為了防止對方突然襲擊,只要出現雙方軍事對峙,三峽工程就始終處在威脅之下,於是就必須放水至低水位,或放空水庫。而三峽水庫放水至145米的低水位,其最直接的後果是三峽工程的發電量大為降低。三峽工程裝機總量為1872萬千瓦,這是水庫在175米水位時的最大出力。如果水庫處於145米的低水位,在11月到次年的3、4月間的可發電容量只有約250萬千瓦左右,這對經濟發展和民生國計都將產生嚴重的困難。
如果將三峽水庫放水至130米的低水位,則發電量更少,同時長江航運將被迫中斷。三峽建壩,建有五級船閘。水庫水位處在130米,就是處在上游船閘的門檻之下,則輪船無法透過大壩。長江航運是大陸東西交通的大動脈,一旦這一交通大動脈中斷,其打擊也將是致命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七天能放掉三峽水庫的水嗎?其後果又是怎麼樣呢?
三峽工程論證報告認為,三峽水庫可以在七天內將水位從175米降到145米或130米。他們的依據是:⒈三峽大壩設有大批低高程大口徑洩洪底孔;⒉下游河道有較大的洩水能力。
先說三峽大壩下游河道有較大的洩水能力。眾所周知,建設三峽工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洪。正因為是三峽大壩的下游河道、特別是荊江河道的洩水能力太小,才有人提出要建三峽大壩。如果下游河道又有較大的洩水能力,又有什麼必要來建三峽大壩呢?當然現在並非論證是否建大壩,而是論證能否實施降水位的措施。根據三峽工程論證報告,荊江河道只能防十年一遇的洪水,也就是說,荊江河道只能保證安全透過6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超過這一流量,荊江河堤就有溢頂和潰堤的危險。
再說三峽大壩的大口徑洩洪底孔的能力。三峽水庫在正常蓄水位175米時,水庫庫容為395億立方米;當水位在145米時,水庫庫容為170億立方米;兩者之間的差為225億立方米。要將這225億立方米水在七天之內放完,除了要排洩長江的自然流量外,還需要另外排洩水庫的蓄水每秒37202立方米:22500000000/=37202。
長江在每年6、7月分的平均流量為30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就大大超過了荊江河道的60000立方米/秒的安全透過流量,放水將為下游製造一個人為的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如果此時長江正處在平均年的洪水期,自然流量為52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總流量達89200立方米/秒,放水將為下游製造一個人為的超百年一遇的洪水。
如果此時長江正處在十年一遇的洪水期,自然流量為60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總流量達97200立方米/秒,放水將為下游製造一個人為的千年一遇。
如果要把水位從175米時降到130米,七天內要另外再放292億立方米的水。除排放自然流量外,每秒還需要排洩48280立方米水,洪水災難就更大。
如果三峽水庫蓄水位至180.4米,水庫總庫容為450億立方米,在七天內將水位從180.4米降到130米,就要放水347億立方米,每秒還需要排洩57374立方米水。如果此時長江正處在平均年的洪水期,自然流量為52000立方米/秒,兩者相加,就超過長江歷史最大洪水。
因此,要將三峽水庫在七天內將水位從175米降到145米或130米,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