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抗擊最為猛烈的飽和攻擊。此外,“海衛”級艦艦橋上隱形的主桅杆兩側各有一座雙管37毫米近防炮,艦艉機庫頂端也有一座近防炮。
艦艉機庫內可容納2架12噸級新型卡-27反潛直升機,該機可依據所要執行的任務的不同改變武器的攜帶情況,除內掛4枚324毫米反潛魚雷、16枚深水炸彈執行反潛任務,也可掛12枚C-701輕型空對面導彈執行攻擊敵灘頭要塞和小型水面艦艇的任務,或可掛兩枚C-803超音速反艦導彈執行中距對艦攻擊任務,當然也可執行超視距目標指示、電子對抗乃至搜救、補給等多重任務。
隨著“海衛”級護衛艦的出現,人們對我軍加速建立遠洋海軍的認識,無疑又受到一次強有力的衝擊。
作為我軍二十一世紀初的第一代主戰艦艇的“海衛”級遠洋導彈護衛艦的建造數量計劃達到創紀錄的42艘,它們的前6艘被編入我軍第一代航空母艦戰鬥群中作為護航艦,有2艘被編入以東方級導彈驅逐艦為核心的中型遠洋打擊戰鬥群中作為戰鬥群的主要突擊力量,海軍還計劃以一至兩艘該級艦為核心,編入幾艘導彈艇和常規潛艇組成近海巡邏隊,保衛祖國的萬里海疆。
今天在舾裝碼頭即將起航的“海衛II”級的首艦“玉樹”號雄姿英發,等待出海試航。改型總設計師洪嘉信高階工程師在帶領海軍副司令員蔡興勝中將等軍方領導在全艦察看後,在艦上的戰術中心利用電腦演示系統向他們作進一步的介紹。海衛II的主要改進是:
——既裝備了HKZ-10相控陣雷達,同樣“套裝”了艦用型“冷眼IIH”被動相控陣雷達。一般的所謂“隱形艦艇”,一旦啟動搜尋雷達,對方立即就能探測到你,而且根據雷達波的特徵,與電腦資料庫中儲存的資料一比較,還可以知道這是那一艘艦艇。如果不啟動雷達,就只能依靠其他的探測裝置諸如,偵察衛星、預警機透過資料鏈傳遞敵情,會受到種種限制。開啟“冷眼“被動雷達則不會暴露自己,而且既不受敵方的干擾,也不會招來反輻射導彈的攻擊。
——安裝了一臺RZ-40模組化燃蒸一體化聯合發電系統,它的外形同RZ-80一樣,輸出功率僅為RZ-80的一半,由於裝置密度較低,提高了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適合於中型艦艇使用。海衛級的寬度不能橫置,就安裝在機艙中的減震浮筏上。它輸出的電能足以供主機和全艦的裝置使用。多餘的電能可儲存在配置的4萬公斤金龍電池中,也可為艦載直升機的電池充電並透過電纜向護衛艇或導彈快艇供電。
——採用全電推進系統。必要時也可以關閉RZ-40,僅靠金龍電池供電。
——由於取消了發電機艙、燃油艙,增設了2個標準垂直髮射模組,內建16枚“紅旗-91”中程防空反導導彈,增強了區域防空火力。可以減少12名定員,進一步改善了指戰員的生活條件。
海試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隱形設計也很成功,對雷達波的反射截面已經低於300噸級的漁船;關閉發電系統時,紅外特徵很弱,反艦導彈的熱尋的頭很難對它進行跟蹤;全艦的噪聲也大為降低,改善了艦載聲納的工作條件。
隨著新型全電推進的“旅洋”級和“海衛”級艦的大量裝備,我人民海軍將以嶄新的姿態踏上保衛人民的萬里征程!
我軍大量裝備的053型導彈護衛艦都在加速進行改造,整體的戰鬥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東海南部某海區12月24日
在海軍這個我軍的弱勢軍種也有一個亮點,那就是一批小型艦艇活躍在海防線上,創造了不少小艇打大艦的奇蹟。
在1950年5月25日至8月3日協同陸軍131師解放珠江口萬山群島的新中國第一次海戰中,當時的廣東軍區江防司令部、1艘坦克登陸艦分別組成火力船隊和登陸艇隊,與擁有1艘護衛艦、4艘登陸艦30餘艘炮艇的國民黨第三艦隊決戰。在首戰中“解放”號炮艇竟然潛入敵佔港口,在國民黨海軍的3000噸級的登陸艦叢中,找到旗艦“中和”號護衛艦,以小炮和機槍與之對戰,還打得艦隊司令重傷。
1965年8月6日,南海艦隊4艘護衛艇,這就是著名的“八·六海戰”。我軍僅護衛艇2艘、魚雷艇2艘受輕傷。
同年11月14日,東海艦隊的護衛艇和魚雷艇各6艘組成的突擊群,在福建省崇武以東海面,歷時1小時33分,擊沉國民黨海軍“永昌”號護航炮艦和擊傷“永泰”號大型獵潛艦。我僅護衛艇和魚雷艇各輕傷2艘。
我軍裝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