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苗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麼也想不通黃豆漿怎會有如此魔力。
但這還不算完,李權將上面漂浮的鹽晶撈起,將其倒入讓劉嘎準備好的輕水中,不斷攪拌,讓鹽充分溶解。再用紗布過濾掉不溶於水的雜質,最後重新起火,將除去雜質的鹽水倒入鍋中,大火燒沸,中火蒸發。
如此忙活了兩三個時辰,終於,鍋中產生了和李權印象中極為想象的白色鹽巴。
李權難掩欣喜,顧不得鹽巴還滾燙著,隨意抓了一點兒塞進嘴裡。那滋味美得李權飄飄然:
“就是這個味兒!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胡小苗和劉嘎在旁邊好奇地看了半天,看著鍋裡雪白色的晶體有些好奇,忍不住也學李權抓了一點舔了舔。
“好鹹!”
“但是……好像不苦也不澀。這也是鹽麼?比咱們以前吃的鹽好吃多了。”
李權得意:“這當然是鹽。”
“這還是鹽晶,怎麼都成白的了?我記得只有將鹽晶磨成粉後才會發白吧?”
李權不作回答,轉向小苗說道:“小苗,剛才我所作的步奏你都記住了?”
胡小苗有些失神,聽到李權說話,慌亂地點點頭。
“說到底,鹽井該是屬於你的爹的東西,現在交由你打理也算理所應當。”
“什麼?”胡小苗驚道,“你還打算繼續產鹽?我爹跟胡虎就是鮮明的例子,萬一被發現咋辦?”
李權笑道:“造鹽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只是朝廷為了鞏固它的統治地位而治立下嚴苛律法。坐擁寶庫而不利用,我等又不是傻子。我已命人在山壁間修築密道,事成之後將碧溪村與之相連的密道封死,以後入口便更加隱秘。你要切記,造鹽要是適量,如果量太大,投入民間勢必為引起官府察覺。而且,我等賣出的不叫鹽!”
“不叫鹽叫什麼?”
“就叫吞鹹吧。”
“吞鹹?”劉嘎一臉不解,“吞鹹是啥?”
“吞鹹,入腹知鹹,乃是用十八種牲畜大骨熬湯九九八十一天將濃湯熬透,再經秘製而成的香料,可取代鹽巴提鮮。售價是十兩銀子一斤。”
劉嘎還是不懂:“這不就是鹽巴麼?”
李權繼續解釋:“錯了,這就是吞鹹。造鹽犯法,可沒說造吞鹹犯法吧?而且這吞鹹可非一般人吃得起的,相當珍貴。”
胡小苗眨巴眨巴眼:“你是說打著吞鹹的旗號……”
李權一笑:“哈哈,還是小苗聰明。”
“可是這畢竟是鹽,平常鹽最貴的時候十兩銀子的也能買七八十斤,可這吞鹹十兩隻買一斤,會不會……”胡小苗欲言又止。
“你是想說會不會太貴了吧?”
胡小苗點點頭。
“這你一點兒都不用擔心,吞鹹可是咱們獨一家的東西。相信用它做出來的菜品味道絕對更好,那些富貴人家、高檔酒樓絕對感興趣。你這隻管監督生產,屆時我自會安排賣出去。咱們五五分賬如何?”
“不不不,我不要你的錢。再說,我……我人都是你的了,還要你的錢幹嘛?”胡小苗連連搖頭。
李權解釋:“你現在是碧溪村的村長,有點兒錢在身上,村民們遇上什麼麻煩你也好應付一些。”
一邊劉嘎也連連解釋:“是啊!小苗姐就別推辭了。老大以前來壁溪村的時候,誰都不買他的賬,結果大夥兒一看到錢全都聽話了。”
李權老臉一紅:“你個守財奴,還好意思說?”
“那……那好吧。”
……
……
鹽井之事告一段落,李權再無牽掛,是時候去曲溪縣上任了。
臨行當日,全村村名夾道相送,各家各戶都送來臨別的禮物。若不是李權竭力阻止,全村都要隨李權同行將其送到縣衙門口才算完。
在村口,李權看了看生活了三四月的碧溪村,心情平靜,再看一看身上,還是一匹騾子一紙文書,變的只有輕衫小帽,現在成了厚重的棉衣。
細細一想,就像是蜻蜓點水,過往一瞬而已。
什麼都沒帶走,卻收穫了村民們滿滿的感激。
只要問心無愧,又留下一段回憶,李權便覺得不虛此行,收斂心情,倒騎騾子,銅鈴哐當哐當響起。
李權騎在騾子上朝村民們作揖:“鄉親們,後會有期!”
村民們飽含熱淚:“李保長慢走!常回來!”
第2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