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支簪子尋找恩人蹤跡,若是不能將簪子帶回去,我等都要人頭落地,還請夫人不要為難我們。”
顧母一聽,眼中驟然一亮。
她之前去過京城,特地瞭解過京城那些高門大戶的人家,對這位皇子也有所耳聞,知道他是皇帝最寵愛的幼子,地位僅次於當今太子。
顧蓉心中也是突突的一陣狂跳,腦海裡無端冒出母親跟她說過的“貴人”兩個字!
果然,她的貴人來了!
她原本錯過的,本該屬於她的好運道,好姻緣,都要回來了!
兩人委婉的表示了這簪子就是他們當年遺失的,下人一臉不信,不用開口也能看出來是將他們當做了騙子。
但她們堅稱簪子就是他們的,還說出了當初遺失簪子的時間和地點,下人這才帶他們去見了淮王。
顧蓉與母親一道來到一處位於半山腰的涼亭,只見亭中坐著一男子,丰神俊朗,衣飾不凡,一看便不是普通人。
他坐在亭中,見到來人後微微抬眼,目光落在了顧蓉身上。
顧蓉原本正在打量他,見他看向自己,羞怯地低下頭去,垂眸施禮:“妾身見過王爺。”
聲音膩的彷彿手中抓著一條泥鰍的感覺,黏答答滑溜溜,讓人直起雞皮疙瘩。
淮王神情不變,向她伸出了手。
顧蓉還以為他知道自己是他的恩人,要拉她的手,面色羞紅,緩緩抬起手臂,欲將自己的手放入他掌心。
誰知原本神色淡淡的男人卻眉頭一皺,鮮見地露出了厭惡的表情。
“簪子,還我。”
顧蓉一愣,這才反應過來,忙將藏於袖中的簪子遞了過去,滿臉尷尬。
第75章
淮王將簪子收了回去,怔怔地盯了半晌,不言不語。
顧蓉原以為他會問自己什麼,哪知道他卻一聲不吭。
她等不及,又怕錯過這個機會,便主動開口道:“王爺,這髮簪……原本是妾身的,不成想,機緣巧合竟被王爺撿了去。”
淮王這才緩緩抬頭,道:“你說……這簪子是你的?”
“是,”顧蓉點頭道,“這簪子是妾身年少時佩戴的,丟了有些年頭了,妾身也沒想到……竟會在王爺手裡。”
她說話時有意覷著淮王的臉色,想從他臉上看出些什麼。
可惜淮王神色淡淡,並沒有露出驚喜或是感激的神情,而是問道:“可這簪子明明是本王多年前在京城附近撿到的,此地距離京城數百里,你又怎麼會把簪子丟在那裡?”
顧蓉一聽京城二字,就知道和當初的事對上了,笑道:“妾身雖然並不住在京城,但是卻有門親戚在那裡,當年是進京探親,才不慎將這簪子遺失了。”
淮王:“……你是在哪裡遺失的?”
“未涼山!”
顧蓉忙道,還仔細說了當時發現淮王的位置,正是那處山坳附近。
淮王的臉色卻仍舊不見歡喜,反而愈發陰沉,看著那簪子又不說話了,讓顧蓉站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
顧母見氣氛僵了下來,覺得自己女兒說了半天也沒說到點子上,一個勁地給她使眼色。
奈何顧蓉根本沒看懂,她只得自己說道:“我女兒當時去未涼山遊玩,在山上看到一個頭破血流的年輕人暈在路邊,眼看就要死了。”
“她自小就心地善良,趕忙讓人將那年輕人帶去送醫,不想自己卻無意間丟失了最心愛的簪子,為此難過了好幾天呢。”
說完又看自己的女兒:“是不是?”
顧蓉忙點頭:“對對對,不過人命關天,跟一條性命比起來,簪子就算不得什麼了。”
淮王扯了扯嘴角,終於露出了一抹笑容。
但他低著頭,顧氏母女只看到他笑了,沒看到他眼中洶湧的暗潮,還以為對方總算相信顧蓉就是他當年的救命恩人了。
哪知淮王下一刻卻道:“可我剛從京城過來,這次進京時候無意聽說這簪子是唐大小姐的,怎麼現在……又成了你的?”
顧氏母女面色一僵,一時間誰都沒敢說話。
但那件事已經過去多年了,而且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此刻她們也不好再反口說出當年的事實,便還是抱著僥倖心理試圖矇混過關。
顧母嗨了一聲道:“我們剛才說的那門親戚就是唐家!”
顧蓉在旁應聲:“是啊,王爺所說的唐大小姐正是我的表妹,她娘是我的姑母,早年間嫁去了京城,生下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