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致意味深長的道:“大哥,還有一事你或未意識到。皇帝對今日朝議非常重視,以至於親口對我說,必須赤膊上陣,卻又不會一味蠻幹。”
徐文瀚稍加思索,皺眉問道:“你是說……與眾臣爭權?!”
“正是。”楊致冷冷道:“但凡新老交替,便是君臣爭權之時。新君初立,根基未穩,朝堂之上難免出現權力真空。真空……也就是空擋,朝臣若借忠直為國之名,左右皇帝的意志,分量必當大增。先帝大權獨攬、乾綱獨斷,群臣攝於威權相壓,無奈之下只得順之且從。新君登基,似今日這般朝議還是第一遭,焉有不奮力一搏之理?寧王與康王都以為皇帝是於鷸蚌相爭當中撿了個天大的便宜,擁立二王的兩系朝臣豈能就此心甘?”
“皇帝對這一節看得很清楚,策劃發動突厥大戰,今日三事朝議,皆因於此。皇權至上,不容染指。皇帝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打算給他們任何機會!”
徐文瀚沉吟道:“君臣分權,自古便是一把雙刃劍。若遇明君聖主,兼收幷蓄,集思廣益,攬權獨斷乃是好事。反之則至大權旁落,政出多門,朝堂混亂。這個話題太大,我們暫且放下不論吧!”
“籌銀之事議罷,接下來便是關乎你的去留了。因有前車之鑑,你辭官返鄉的奏章也已不是秘密,這一輪群臣奏諫冷靜了許多。有二十餘位朝臣諫言皇上留任你為海關總督,貌似人少,實則各懷心思。純粹出乎公心者有之,揣摩聖意、意欲逢迎者有之,聯想至下一議題、出言試探者有之,扛不過疲累飢渴、一心早點完事者亦有之。”
“皇上仍是故伎重演,只說再議。捱到此刻,天色以至申時末刻。眾臣想吃吃不上,便溺又不敢,昏厥亦無用,想走走不了,已是苦不堪言。諸多武臣雖未發一言,但不難看出業已不知不覺的全力挺你,尚可強自支撐。皇上一說再議,便意味著不曾遂願,是以眾臣很快一致改口,贊成你辭官返鄉。”
“議到第三事,那便要簡單多了。事已至此,皇上的真意昭然若揭,再說滿朝文武都不願無端開罪老太尉與王相。空前一致的奏稱,悉憑聖意而決。朝議至此,方才完結。群臣如蒙大赦,甫出宮門便作鳥獸散。”
楊致忍俊不禁的道:“下次皇帝再度詔令朝議,只怕文武眾臣皆會聞之色變、為之膽寒!”(未完待續。)
'邪雲曲 第375章 知足常樂
能把莊嚴肅穆的朝議搬弄成令人膽寒色變的苦差,趙啟足以躋身於古往今來諸多皇帝的奇葩之列。鈍刀割肉,顯然比決然一刀更令人難受。這小子既沒累著又沒餓著,目的得以完美實現,還讓滿朝文武無話可說。
溫和倒是溫和,問題是你們有福消受嗎?改日誰若諫言反對,戲弄君父、出爾反爾這頂大帽子扣下來,你們吃罪得起嗎?
樹立威權不一定非要咋咋呼呼的疾言厲色,軟刀子同樣也可以。
楊致聽徐文瀚極盡詳實的說完,笑問道:“有了這番精彩絕倫的朝議,你還會認為皇帝志大而器小麼?”
孰料徐文瀚毫不猶豫的一口答道:“當然!此等手段,形同挾持逼供,實乃小道爾!皇上天賦過人,以至一時得逞,後人絕難效仿。若為子孫長遠計,委實堪憂!”
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亂世求存的基本法則。依照前世的標準,趙啟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徐文瀚對他的期望未免太過苛刻了。
楊致無意與他妄作爭辯,不以為然的道:“你也累了一天了,暫且稍事歇息。天色已晚,我們還是先吃飯吧!”
起身出門催來了飯食,二人仍在書房之中邊吃邊談。楊致由於中午在衛府實在吃得太飽,只盛了一碗粥聊以作陪。
徐文瀚平日口味清淡,喜素不喜葷,楊致安排的飯食很對他的胃口:“三弟。皇帝決意啟用你統軍滅楚了。”
“我知道。前日聽說三事一同朝議,我便想到了。”
徐文瀚意味深長的問道:“甘冒偌大風險。真的只為自保?就沒有其餘的想法?你便就此辭官歸鄉,我也敢保無人碰你一根汗毛。”
徐文瀚精明無比。往往洞察入微,見事極準。楊致在他面前也無須隱瞞:“我雖因血戰大漠而成名,但當年只是以五品參軍的身份稀裡糊塗的去打了一仗,而且非我所願。我從無統馭數十萬大軍的經歷,此番自薦,算是想彌補自己心中的一個遺憾吧!”
“自保只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功成之後,即便我踐行信諾,辭卻一切官爵,只要山東外海諸島與夷州一天沒有處於大夏的實際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