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晴眸光閃了閃,“這不正好去庫房,嬤嬤一道選出來就是,到時候嬤嬤另立本賬目,哪些送到了西跨院,哪些留在飄絮閣,讓胡姨娘母女各自摁了手印,以後少哪樣就找哪人。”
桂嬤嬤拊掌笑道:“到底五姑娘腦子靈便,我可是沒想到這上頭,反正她們娘三個的帳,自己再另外算去。”
當下兩人一起去了庫房,公中的庫房也分好幾個庫,放傢俱的,放布匹的,放瓷器玉器的各不一樣,每個庫都有兩把鎖,鑰匙分別放在不同人手裡。而且同樣是擺設,珍品都另外用箱子盛著,也是加了鎖,輕易不讓人翻動。
崔嬤嬤見到對牌,讓人叫了吳嬤嬤來,兩人開了鎖,便放楚晴與桂嬤嬤進去找東西。
楚晴腦子活,認布匹還行,可對瓷器玉石卻遠不如桂嬤嬤懂行。
桂嬤嬤單挑那種顏色鮮亮式樣新奇的,“姑娘家喜歡花俏,最合適不過。”
可楚晴卻知道,這些價錢都不貴,市面上就能買到。而那些陳舊看著不起眼的,反而有可能是真正值錢的東西。
就好比明懷遠頭上戴的竹簪,開頭楚晴只以為是支普通的紫竹簪子,不過是雕工精湛些。後來聽明氏無意中提到,才知道那是前朝蘇學士戴過的簪子,價值比上好的羊脂玉都貴。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就講究兩個字,一個是“古”,一個是“雅”。
明懷遠的竹簪是兩樣都佔全了。
其實徐嬤嬤私下裡倒說過,“表少爺這樣的家世與人品,即便插根筷子在頭上,別人也會以為是哪位大儒用過的。”
一句話讓楚晴笑得險些上不來氣兒。
飄絮閣與西跨院剛收拾好,天氣驟然又冷了幾分,撲簌簌下了一整天大雪。明氏吩咐人在飄絮閣燒了地龍除除潮氣。
老夫人體恤兒孫們,讓各自都就近用飯,不用特地跑到寧安院去。
少爺們就在外院吃,楚晚跟楚暖在二房院吃,楚晴樂呵呵地窩在倚水閣,包裹得跟端午節的肉粽子似的,想吃什麼就吩咐徐嬤嬤做什麼。
雪過天晴,楚晴到寧安院給老夫人讀了幾頁經書,又往汲古閣去。
徐嬤嬤這些天沒少趁著楚晴讀書的時候跟周伯啦呱套近乎,終於透過周伯話語裡的蛛絲馬跡推斷出他喜歡喝酒,最喜歡的是桂花釀。
為此楚晴特地讓盛珣打聽哪裡的桂花釀最香醇最地道,讓他買了兩罈子回來。
徐嬤嬤燉了一瓦罐肉骨頭,炸了把花生米,再跟廚房要了一碟兩根酸黃瓜用食盒盛著打算賄賂周伯。
楚晴不是太理解徐嬤嬤為什麼對汲古閣有種異常的興趣與渴望,分明她每次都會拿一兩本遊記雜學到下面給徐嬤嬤看。可徐嬤嬤仍堅持著討好周伯以便能親自到樓上挑幾本書讀。
徐嬤嬤拎著食盒,暮夏提著酒罈子,三人小心地踩著雪前行,剛走到四房院,就聽琴聲叮淙自梅林間傳來。
卻是明懷遠在梅樹下彈琴,凌風則在樹旁舞劍。
皚皚白雪,點點紅梅,凌風著一襲黑衣若枝頭精靈,琴聲緊劍勢急,枝頭雪落紛紛,琴聲松劍勢緩,空中花飄如雨。
花瓣灑在明懷遠的白衣上,積雪落在明懷遠的髮梢間,明懷遠凝望著凌風,眼裡閃著細碎的光芒。
楚晴看著此情此景,此雪此花,此琴此劍,只覺得一切都美得不似人間,更像是九天之上的仙境。
徐嬤嬤眼裡卻閃過極度的厭煩與不屑,低聲道:“人渣!”
琴聲時續時急,驀地“叮”一聲,琴聲驟停,竟是明懷遠用手指挑斷了琴絃,有鮮血從他指尖沁出,滴滴落在白雪上,開成朵朵殷紅的花。
明懷遠嘆道:“凌風既決意離去,從今而後,我不復撫琴。”
凌風收劍入鞘,看了明懷遠一眼,低聲道:“懷遠何苦如此,他日有緣定當再會。”
楚晴忍不住開口,“凌公子要走了?”
凌風點頭,“嗯,我本是江湖人士浪跡天涯,因懷遠之故在此地停留已久,正欲趕往太行。”
話音甫落,忽地從月洞門出走來兩人,一人身穿鴉青色長衫,是四少爺楚晟,另一個卻身著華麗的緋色長袍,不是周成瑾是誰?
☆、第44章 歸家
楚晟見到楚晴也在,愣了下解釋道:“剛才聽到有人彈琴循琴聲過來,沒想到五妹妹也在。”他素來守規矩,既與周成瑾在一處,按理不應踏入這道月洞門。可既然是聽到琴聲一時忘情倒也無妨。
楚晴笑道:“我正要去汲古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