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懷遠將她與暮夏打發到一旁,親自提了茶壺,先燙壺再溫杯,接著高衝低泡,分出三杯茶來。
茶盅是極小巧的青瓷茶盅,裡面茶湯不似平常青茶那般碧綠,反而蜜綠中略帶金黃,香味倒是濃郁。
楚晴嚐了一小口,只覺得味道太濃重了點,而旁邊的明懷遠已讚道:“好茶,香味濃而不膩,輕卻不浮。”
凌風卻略蹙了眉頭,“到底不如阿里山的水清涼甘冽,不過也算是好的了。”
一盞茶喝完,楚晴起身告辭仍回汲古閣。
徐嬤嬤跟在身旁低聲嘮叨,“這算什麼江湖中人?真正的江湖人都以地為席以天為被,哪有坐蒲團的?再者,江湖人浪跡天涯餐風露宿還有不會生火的,定然是平常出遊都帶著小廝僕人隨身伺候。還有穿的那衣服,又貴又不經穿,不小心刮一下就是一道口子……純粹是錢多了沒處花來裝酷!”
楚晴雖聽不太真切,卻也覺得很有幾分道理。記得收拾四房院的衣櫃時,也曾看見幾件寺綾的長衫,是父親之前對月吟詩時候穿的,杏娘也說這種料子只能穿兩次,再洗多,織好的紋路就會歪斜或者斷絲。
看起來,凌風還真有幾分裝。
但明懷遠卻像很敬仰欽佩他似的,望著他的目光都比平常明亮得多。
***
楚晴在四房院住了四天,也在汲古閣讀了四天書,只是對枯燥的史書總是提不起興趣來,不如遊記讀著有趣。
凌風果真雕刻了一隻螞蚱給楚晴。
是用市面上極常見的芙蓉種翡翠雕的,底座是片綠色略略發黃的菜葉,上面一隻螞蚱正展翅欲飛。翡翠地子不太好,又有白棉,翠得也不好,可經過凌風的匠心雕刻,那些繁雜的地子反而讓螞蚱看起來更逼真。
楚晴喜不自勝,連連跟凌風道謝。
凌風看著她似笑非笑,“五姑娘不必客氣,若真要謝就謝懷遠吧。”
楚晴笑道:“凌公子與明表哥都是要謝的。”
第五天,楚晚的病終於好利索了,倚水閣旁邊的廚房也蓋好了,還有飄絮閣的牆面也粉刷完了,楚晴收拾好東西又搬回了倚水閣。
老夫人思量了好幾天,終於決定把賈嬤嬤放出去,“雲芝跟隨我已經四十年了,要不是我這把老骨頭拖累著你,你早該回家享清福了。”
賈嬤嬤雖已知道早晚得離開,可聽到老夫人這般說,老淚霎時流了滿臉,“夫人說什麼呢,能伺候夫人是我的福氣。這些年要不是倚仗夫人,家裡的孩子哪能有這麼大的出息?”
老夫人開恩,一早就消了賈嬤嬤全家的奴籍,賈嬤嬤的兒子在正陽門外安國寺附近開了家雜貨鋪,大孫子在家幫襯著賣貨,小孫子正進學,聽說書讀得不錯,經常受到夫子誇獎。
老夫人見狀心裡也不是滋味,緩緩地說:“趁著你腿腳還輕便,回去能抱抱重孫子,再過幾年就怕抱不動……回去享享清福,免得天天在這兒忙裡忙外的不得清閒。要是得閒或者有事,儘管回府裡來。”
賈嬤嬤哽咽著跪下磕了個頭,“那雲芝就走了。夫人多保重身子,夜裡別忘了用湯婆子捂著腳後跟兒。”
老夫人揮揮手,讓賈嬤嬤退下,渾濁的老眼裡,突然就流出兩滴淚。
她腳後跟疼還是生楚澍那年受了寒,從而落下的病。這都三十多年了,每到天氣冷的時候就疼,賈嬤嬤心細,天天灌了湯婆子放到老夫人腳底下捂著,沒一天忘記的。
如今放賈嬤嬤出去,老夫人心裡還真是空落落的。
文氏自打不管家訊息就不像以前那麼靈通了。直到賈嬤嬤要走了,她才聽說此事,急三火四地跑到寧安院,正趕上珍珠送賈嬤嬤出去。
文氏一把抓住賈嬤嬤,“嬤嬤,你走了,我可怎麼辦啊?往後老夫人那邊誰幫我照應著?”
賈嬤嬤聞言不由寒了心。
本以為文氏顛顛跑來是要給自己送行的,即便不打賞幾個銀錢,至少也會說點諸如“照顧身體”“得空再來”的客套話,沒想到文氏眼裡只有她自己,只想著她以後沒人給她通風報信了。
賈嬤嬤搖搖頭,可看著文氏終究狠不下心來拒絕,停住步子悄聲道:“二太太只管本本分分地伺候好二爺,照顧好旻哥兒就行,老夫人心裡仍是想著二爺跟二太太,就是文家那邊,老夫人也不忍心真的撒手不管。只不過,二太太可得收斂著點兒,萬不可再像以前那般肆無忌憚地四處伸手。”
“可我……”文氏孩子般跺了下腳,“我現在不掌家,想伸手也插不進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