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鬥丹驚訝之餘,更被息夫人的一封批示公文所震撼。看罷公文,才知自己得以升遷並非國主之意,乃夫人的賞識。夫人在批文中明確指出了他去齊國的幾件事,一是觀蔡、宋等中原諸侯的動向,二是考察齊國,尤其是農事方面的要領。鬥丹反覆咀嚼文章,越讀越有妙味:“飢者乏其食,衣者少其衣,勞者不得息,此民生三患也!然曰:食非美色不足視,裳非滑膩不足觀,豈顧民之患?鼓樂琴瑟之聲孝神明先祖,無安衣食。子赴臨淄,欲觀民生要略,鄉邑分壟之計,習先進農具鍛造,免民患,威於國。以憐耕夫夏鋤之苦,少東山之憂。”
鬥丹挑亮燈盞,將心中醞釀多年的見解一筆揮就。他的心像是一座被喚醒的火山,又像是久旱的田地遇到了及時雨一樣。民生要略,是他早就意識到的問題。息國的宗親們牢牢霸佔著朝堂仕宦的門檻,只圖安逸奢糜,不管民生疾苦。鄉野之民不僅擔負貴族們的衣食用度,更要從泥田裡起來穿上盔甲為國主賣命。久而久之,民怨四起,庶民們寧逃向山野荒地自墾,或逃往他國乞討流竄。一個在黑夜亂撞的人,忽而遇到了指引方向的燈塔,鬥丹立即對自己灰敗的人生充滿了希望。
鬥丹使齊,媯翟以郊遊之名與息侯帶著宗親去田野狩獵。宗親們飲酒賞,景興致勃勃,但媯翟卻做了一個驚人之舉。
她脫下裘衣,露出一身穿戴簡便的粗布麻衣,全然不顧宗親們的驚訝,淡然走向田間與庶民收割禾穀。她細問農夫今年的收成,發現了宗主有意瞞報之處,還聽農夫說起息國農具耜、銚、鋤、鐮等農具不僅造型短小粗笨,且容易斷裂,導致庶民們勞作起來效率降低,許多稻穀趕不上在好天氣前收採,就剩在田裡餵了麻雀。
宗親們見息夫人拋下裘衣,帶著侍婢赤腳下田,紛紛議論。國主之妻,何等殊榮,怎能下地勞作?更何況,息夫人是出自陳國宗室,金枝玉葉,嬌生慣養,哪裡受得住日頭暴曬?一時間,雖然勸阻的人很多,但是抱手臂看笑話的更多。
豈料,媯翟與星辰手持鐮刀,在稻田裡麻利地收割著穀子,手腳比一般農婦都還利索。媯翟笑道:“大王時常告誡臣妾,粒粒皆取自於民,雖蒙天眷,亦是民心所向。臣妾日日時時不敢忘,今領聖恩,代傳聖意,乃臣妾之福。”
息侯深受感染,命宮使擔來茶水給王畿之地的庶民解渴。媯翟揮刀勞作,直到日暮西沉才休息。宗親們面有愧色,都灰溜溜回家了,不幾日均將瞞下的貢品一一補給齊備。
媯翟見貢品補齊,對大宗笑道:“大宗之忠心,大王一向明白,只是家大業大,誰也難免有個疏忽的時候。本夫人那日與民同勞之時,見農用之具頗費時力。想必大宗並無欺瞞之心,皆因舊物不堪用罷了。”
大宗順階而下,連連應諾:“夫人訓誡得極是。臣也早已瞧出了端倪,只是還想多方查實才稟。”
媯翟點頭道:“大宗果然嚴謹。依大宗看來,招募工匠鍛造農器之事,何人操辦為宜?”
大宗知這是給他將功折罪的機會,忙跪道:“若夫人不嫌老臣愚鈍,臣願竭力辦妥此事。”
媯翟道:“你且起身,原是一家子人,哪裡有嫌棄的道理。此事有大宗操持,自然穩妥,只是又勞您受累了。想我息國,雖有淮水之利,但曲沃不事,不足灌田,鬥丹前日遣信回都,有意此事。本夫人想著,這農事之利既然起了頭,莫若一做到底。鬥丹年輕,還需大宗把些手才妥,大宗以為如何?”
大宗這才明白,今日的談話不止是興師問罪,還有對他的不放心。如今能逃脫息侯的責罰已經是萬幸,哪還敢再多嘴。鬥丹雖然受寵,成了事還是他的功勞,壞了事自然是鬥丹的過錯,想到此,大宗爽快答應了。
大宗在宮裡應承了這件大事,回到家就後悔不已。因為他十指不沾泥,哪裡知道什麼農具才好使,哪個地方的農具比較好使,問盡了身邊的心腹,都沒有一個知曉。等到鬥丹回都帶了樣本,才知這件事自己也就能掛個名頭,實際要務不關自個兒的事了。鬥丹不負囑託,將息國的農用器具都進行了改良,並修築了淺塘水渠。次年春耕,原本要兩個月才完成的農活,一個半月就輕鬆做完了。
從此,息侯更加放權給妻子,宗親們也漸漸習慣直接上奏給夫人。除了軍權符節,媯翟已經接管了內政要事,在她的治理下,息國農商大興呈現繁榮之勢。宗親們不再有怨,息侯過上了更愜意的日子。
第7章她蒙受了恥辱
26。歸寧
息侯知道妻子喜歡桃花,命人從淮水岸畔移來野生桃樹,栽種在中